英前外相回憶錄披露<br>貝揆明知無理仍攻伊

英前外相回憶錄披露
貝揆明知無理仍攻伊

英國首相貝理雅面對新指摘,始終走不出「伊拉克門」。因反對攻伊而辭去內閣職位的前外相郭偉邦公開日記,指政府雖然一直聲稱伊拉克有「即時和嚴重危險」,但貝理雅在美英對伊開戰兩星期前,曾私下向他承認,伊拉克根本沒有可迅速使用的大殺傷力武器。

郭偉邦在即將出版的回憶錄內,披露了英國政府在攻伊戰前的內幕。刊登回憶錄的《星期日泰晤士報》指出,他的說法很可能重新激發呼聲,要就開戰合法性展開司法調查。

承認伊拉克無大殺傷武器
郭偉邦寫道,今年二月二十日,即開戰一個月前,他聽取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主席斯卡利特的簡報後,認為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可能沒有用來大規模攻擊平民目標的大殺傷力武器」。
三月五日(開戰半個月前),郭偉邦會晤貝理雅,期間問他會否擔心侯賽因可能在戰場用化武對付英軍。貝理雅答:「有,但他花了那麼大力氣去掩飾,很難快速裝妥使用。」
英國去年九月的情報報告,指伊拉克可在四十五分鐘內部署大殺傷力武器,此話引起爭議,最終導致國防部顧問凱利自殺。郭偉邦指出:「這番話清楚顯示,他(貝理雅)在三月都不信(四十五分鐘論)」。
郭偉邦又質疑,首相府既不信侯賽因擁有可有效攻擊城市的大殺傷力武器,也不信他擁有可迅速在戰場使用的化武,「他們心中究竟認為侯賽因的威脅有多大」?
郭偉邦還指貝理雅說過,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早在去年九月已想開戰,但被他制止;但到了今年三月,貝理雅一心只想開戰,不理會聯合國武檢工作有何進展。《星期日郵報》亦引述高級政府消息人士報道,英國情報官員在開戰前報告,伊拉克已沒有大殺傷力武器,但首相府沒有理會。
首相府發言人對郭偉邦的說法避重就輕地回應:「認為首相說過侯賽因沒有大殺傷力武器是荒謬的。他的看法貫徹始終,不論是公開或私下。」

伊陣亡英軍家人拒迎首相
尷尬局面不止於此。《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政府今年一月宣布偵破倫敦蓖麻毒案,毒理化驗最後卻證實搜獲物料沒有蓖麻毒,檢察官已私下撤回藏有蓖麻毒的指控。論者大可指政府當日如此高調,是為攻伊造勢。
貝理雅誠信幾近破產,周五他計劃出席在聖保羅教堂舉行的伊拉克陣亡英軍悼念禮拜,但有死者家屬說:「是他害死他們,他不應該來。」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