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遊:<br>大埔日夜尋寶同小生物SayHello

短線遊:
大埔日夜尋寶同小生物SayHello

小時候總愛從沙田踏單車到大埔,欣賞美麗的吐露港景色,所以對它的印象就只是旅程的終點,無甚特別。最近才讓我發現,這個人口稠密的地區,仍保留着一點充滿姿采的自然生態,日與夜,各自精采。這天,我不但看到珍貴紅樹林的真面目,更一睹幻想中螢火蟲的閃光。
記者:陸伊琳
攝影:黃子偉

■黑夜尋寶,夜裏大自然世界依然活躍。

日觀汀角紅樹林
我們的第一個景點,竟是在大馬路旁。從汀角巴士站旁的小路向海岸走5分鐘便可到達,每次在公路上坐車匆匆而過,也許大家都沒有發現,大自然的寶庫就在身旁。這天有目的而來,在馬路上,已見到一大片泥灘,上面點綴着一堆堆的紅樹林,這是無數小生命的天地。

潮退現身
你大概還不知,大埔汀角被漁護署指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在這裏有香港幾種主要的紅樹,包括白骨壤,欖李,桐花樹,秋茄,海漆等,在香港找到的紅樹共有8種,這裏已擁有5種。紅樹不是紅色的,只是生活在潮水淹浸的地方,潮漲時,能抵受鹽度高的海水。我適逢潮退時探訪它們,一睹它們露出水面的廬山真面目。潮退後腳下一片泥濘,路不好走,不過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清紅樹的面貌,無論如何也要靠近點。一堆堆翠綠的紅樹只有四、五呎高,看上去很可愛,我好像恐怕它們很快又要遭海水沒頂般,急不及待要舉機拍個飽。

考眼力找小生物
伴着紅樹共生的海邊生物可不少,隨着紅樹露面,汀角的泥灘也會展露於我們眼前,這亦是在泥灘尋「寶」的好時機,各種的細小生物,會探頭出來和大家見面。有招潮蟹、海星、水母、蜆、蠔等。但能夠看到多少就要視乎你有多細心,觀察力有多強,辨認力有多高。難怪大家都蹲在泥濘上細心觀察,指指點點,偶爾興奮大叫。而我的成績也不錯,認出了四、五種小生物。記緊要保持寧靜的環境,才不會把小生物們都嚇走。

■到達了泥灘,各自各精采,有些去觀紅樹,有些在泥中尋寶。

■紅樹白骨壤特點是有粗粗的氣根從地上長出。

■招潮蟹有個大拑用來吸引異性。

■彈塗魚也探頭出來打個招呼。

■這片在潮退才出現的泥濘,是認識自然生態的好地方。

■泥灘上滿布這些小泥洞及小丘,是蟹仔的家。

夜探探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夕陽開始西下,我們轉移陣地,到大埔滘自然保謢區。這裏我曾經到過多次,都在大白天,都是行山燒烤這類的大路節目,風景倒是不錯。心想,夜晚到來,伸手不見五指,這裏還會有甚麼?就當是探險之旅吧,哦?可以尋找螢火蟲?我頓時提起了精神,抱着很大的期望。

黑麻麻見閃光
七時許從大埔滘自然保謢區入口進去,不消5分鐘遠離了馬路,開始漆黑一片,不辨前路,我們一行三四十人,就像一隊探險隊,個個手持電筒,熱熱鬧鬧,飛禽走獸也給嚇跑吧。突然前行的隊友停了下來,興奮地大叫,原來在山邊潮濕的地方,發現了螢光物體,是螢火蟲幼蟲。全團人立即湊過去,四、五條幼蟲在石上閃閃發光,大家圍着欣賞,不捨離開,這時,另一堆團友又發出驚歎聲,原來又發現十條!

■專家指出,要是環境污染下去,我們的下一代,將再沒機會看見螢火蟲飛舞的情景。

■每一次有發現,大家都興奮地幫手照明,又或忙着拍照。

入夜好熱鬧
這發光場面不算壯觀,因為閃光很微弱,要拍下來和大家分享,實在不易,說真的,有點失望。繼續前行也不難找到零碎的幼蟲,大家開始見慣不怪,最後終於在溪澗附近發現了幾隻螢火蟲飛來飛去,場面很美,大家又一次雀躍起來。原來夏天是看螢火蟲的最佳季節,踏入秋天,數量會愈來愈少,要看的話,得立即行動。既然有螢火蟲助興,我們也在溪澗停了下來尋寶,原來這靜悄悄的世界,夜裏也充滿生氣,露面和我們「SayHello」的,就有蟾蜍、小蛇、河蝦等,總算滿足而返。

■這是螢火蟲的幼蟲,後面亦有對發光體。

■這是兩棲動物蠑螈,肚仔有波點圖案,很是奪目。

■真正的河蝦,但別心懷不軌,想把它當刺身。

■小蛇非常細,比手指更幼,威力大減。

旅程查詢
遊學大本營:www.hklearningbase.com/

交通
紅樹林:於大埔墟火車站乘75K,汀角下車
大埔滘自然謢理區:於大埔火車站出達運路或太和火車站乘74A,於大埔滘自然謢理區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