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分析:10月調整年底試12300

大市分析:10月調整年底試12300

轉眼間,港股又踏入第4季了。在第4季的首個交易日,恒指以近200億元的成交向上突破11500關,大有直趨12000關之勢。持貨的投資者,很多都有斬獲;觀望的投資者繼續感到迷惘;最糟的投資者,便是空了倉被挾的一群。恒指已升至16個月新高,下一步如何?還會再升多少?抑或已屆掉頭轉勢之時?應否入市造淡?也許下周鄭少秋新劇出台,又會讓淡友有所憧憬,希望「秋官效應」可再度發揮,收復失地。
「秋官效應」也許可增股民茶餘飯後之談話材料,但講到投資炒賣,還是要實實在在地將影響大市之因素好好分析,才作出決定。
讀者都知道,海歌看好中長線港股表現,但對於10月的市況卻有所保留,雖然恒指已升近海歌之目標11700水平,且成交繼續增加,但海歌不認為需要把目標大幅上調。

明年展新一輪大升勢
恒指在10月份內要突破11700阻力並不容易(以3%法則計算,恒指要突破12051才算正式破位),讀者要留意的是,10月是美國股市非常敏感的月份,美國投資者經常會有歇斯底里症,只要有風吹草動,便隨時爭相沽貨。故在累積升幅已大的情況下,美股在10月份反覆顯著回落之機會頗大,港股亦難免會被拖累。

現時很多投資者仍未大舉入市,當中有不少認為港股之升勢沒有經濟配合,並不健康,亦有認為現時的升勢,只是由「熱錢」帶動,危機重重。海歌幾個月前曾指出,股市乃經濟的領先指標,若這次升勢確是領先效應,則經濟會在11月至明年1月之間有明顯改善。事實上,在過去兩個月,市面的情況已有好轉,以現時的發展看來,情況可以樂觀。
至於資金流入,有迹可尋,但是否「熱錢」主導,無人能知,但從各方公布的資料,傳統基金入市亦不少,實不宜以主觀為資金定性,否則便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
正如周前所言,爭辯「牛熊」並無意義,讀者只要留意上升的趨勢是否持續,向上形勢不變,仍屬反覆向上之局,大升浪的周期一般不會少於兩年。10月份若現調整,恒指料會守穩10200至10500區域,年底料會上試12300,明年會是新一輪大升勢。10月份的調整會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中線吸納機會。
海歌
(小啟:作者放假,《譚紹興講股》本周暫停,下周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