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向被認為是美股的傳統下跌月份,加上近日經濟數據走勢不一,港股應有機會跟隨一起回落。不過,國慶節假期後,愈來愈多資金湧入,恒指不但未有如預期作出調整,反而一舉上破11600點。上周港股氣勢如虹,加上港元滙率持續強勁,反映有大量新資金從海外流入本港,更明顯的是,該批資金來港的目的就是投入港股找尋賺錢機會。
雖然,近日股市走勢與筆者之前預期不大相同,但對於部份早已入市的投資者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於一些徘徊股市門外的投資者,股市持續上升對他們來說則不是一件好事,究竟他們現時應該採取甚麼策略呢?理論上,這批投資者可以利用「理性」及「非理性」的角度來定出投資策略。
以理性策略來說,由於港股的累積升幅頗大,有理由相信港股可以出現較大的調整,因此可以繼續持觀望態度;從「非理性」角度來看,由於流入港股的資金實在太多,市況會有進一步上升空間,投資者應該馬上入市,以賺取股市上升的盈利。
要解釋近日港股上升以及有大量資金湧入,主要是「受惠」特區政府近期公布連串的經濟政策,例如新推出的投資移民計劃。本來這些政策不能即時為經濟帶來益處,但由於剛好遇着市場上有大量閒資,令到一些「不合理」的事件變成了「合理」,若投資者願意深入分析的話,便會知道該計劃的效力是不會太大的(除非再作出更寬鬆的修訂),因此,港股早前的急升既然是非理性的,預期情況會持續下去,未入市的投資者不妨以非理性的策略來應付。不過,值得留意的就是一些被誤認為「合理」的事,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最後會回復不合理,被市場重新作出評價,到時投資者便要以理性的策略來處理。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