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本周向大家介紹的是以設計、製造及銷售液晶顯示器及映像管顯示器為主要業務的唯冠國際(334)。集團一共有4個廠房,分別設於深圳、武漢、巴西及台灣,每年一共可生產435萬台液晶顯示器及930萬台映像管顯示器。集團目前擁有Proview及EMC兩個品牌,以及MAG、Xerox及Sylvania品牌的特許經營權,產品銷往全球超過50個國家。此外,集團亦有參與原設計生產業務,客戶包括不少家喻戶曉的名字,如西門子、富士通、聯想及TCL等。
根據台灣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早前發表的一份市場研究報告,全球液晶顯示器去年的付運量為3140萬台,報告預期,全球液晶顯示器的付運量繼去年上升逾倍後,未來數年仍將以快速增長,估計2006年將達到9830萬台。DisplaySearch亦預期液晶顯示器市場會迅速增長,估計全球對液晶顯示器的需求將由2002年的3220萬台上升至2007年的1.26億台。據筆者了解,集團今年度最低限度會把液晶顯示器的產量提升至300萬台,以應付市場對液晶顯示器的龐大需求。
有投資者擔心液晶顯示器的價格不斷下跌,會對集團的毛利率構成影響,筆者對此不太擔心,主要因為液晶顯示器價格的跌勢已減慢,加上主要原料價格亦持續下跌,集團又不斷改善其產品組合,故筆者相信,集團此項業務的毛利率可維持在6%水平。
除增加液晶顯示器的產量外,集團今年度亦會增加映像管顯示器的產銷量至400萬台。據筆者了解,映像管顯示器的價格亦不斷下跌,但集團已藉着自行生產映像管偏轉線圈(映像管顯示器的主要部件之一),以避免毛利率進一步下跌。
集團亦積極把產品組合擴大至等離子顯示屏及液晶體電視,今年三月已付運第一批42吋等離子顯示屏,至於生產液晶體電視的事宜,亦已準備就緒。筆者相信,上述兩個新產品未來將成為集團的盈利增長點。
筆者估計,集團截至6月30日的上一個財政年度可獲利1.52億元,今年度在液晶顯示器銷售大幅增長帶動下,盈利更可望上升至2.17億元。以現價1.84元計,集團的預期PE為5.4倍,估值明顯較同類股份冠捷科技(903)吸引,建議長線買入,目標2.7元,跌穿1.65元止蝕。
黃穎輝 順隆證券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