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人誌:<br>木閘蟹食得講究只拆身唔要脚

飲食人誌:
木閘蟹食得講究只拆身唔要脚

她吃大閘蟹,遵傳統,像過節,很興奮,極期待;她生於江南,自幼與大閘蟹為鄰,加上廚藝精湛的爺爺從旁循循善誘,很早已摸清大閘蟹脾性,精研過最理想的配料、份量和火候,烹調起來很得心應手。俗語謂:「做生不如做熟。」吃亦然,由她說蟹煮蟹最原汁原味。她就是華亭會所女當家──孟筱華。

記者:楊一凡 攝影:陳智良
逢星期一至日出版

菜價不菲 只拆肉身
孟老闆極重視菜式的質素,大閘蟹粉只用蟹身的肉和膏。孟老闆說:「蟹腳不要,因為蟹腳上的肉,總會黏着灰黑色的薄膜,這令賣相大打折扣。」但這樣棄掉怪可惜,正想問蟹腳如何處置時,孫女亭亭馬上插嘴:「蟹腳畀我,我食吖!」

去腳:幼腳和蟹鉗也不要。

揭蓋:從臍位開蓋,剔掉腮。

拆肉:膏肉分拆,以備做菜。

●孫女亭亭熟練地吃着大閘蟹腳,表情滿足得很。

爺爺:窮快活吃精鮮
孟家祖先在杭州有田有地,到了孟老闆這一代,家道中落,九歲時她開始跟爺爺生活,她憶述:「爺爺年輕時吃盡珍饈,老來生活貧苦但活得樂觀,堅持早午各到街巿一次(這規矩至今孟老闆仍遵守),揀選最新鮮的材料,烹調認真又重變化,一餐豆腐就有四食,凍、蒸、炸、紅燒;凍吃,醬汁稍濃而不可掩蓋黃豆清香;炸豆腐脆皮封面,醬汁要味重,不然吃到裏頭就淡而無味。古有二十四節氣,孟家卻行美食節令,春天有笋、步魚和貴花魚;夏天燉鴨湯,沒胃口就吃滷鵝送稀飯,解暑要喝綠豆百合湯;秋來吃大閘蟹、糖炒栗子和羊糕……生活再窮,爺爺也堅持,每款時令都要試一次。」

吃蟹:半隻蟹佐花雕
50年代吃大閘蟹,矜貴得像今天吃鮑魚,孟老闆說:「小孩子知道翌晚吃大閘蟹,開心得睡不着,當天放學後盡快做完功課及洗澡,六時左右,幫手預備吃蟹工具,因為每人只得半隻蟹,故熟蟹一出場,就鬥快選最大隻的,吃蟹時小孩也分得半杯花雕酒,全年就這個時候和年三十晚,有酒喝。吃罷要把蟹殼砌回原形,又秤一秤誰的殼輕,就知誰吃的乾淨。所以說吃蟹像過節,很期待又興奮。」豪了一夜,往後幾天只吃青菜煨麵,孟爺爺認為這才是陰陽調和的飲食之道。

●從紹興運來的28年花雕酒,得來全憑交情,現在只得這裏和天香樓有得飲。老酒很醇,多喝也不易醉。花雕$380一斤,$200半斤。

清蒸大閘蟹每隻$280
還未開蓋,蟹膏已迫不及待,漏了出來,極誘人。吃蟹先嘗膏,凍了就不夠香滑,蘸些鎮江醋,吊起鮮味,再呷一口陳年花雕,讓五臟六腑都暖和過來。

●正宗大閘蟹,腳毛的色澤帶金黃。

蟹粉豆苗$380
一出場,薑葱的惹味旋即撲鼻,炒大閘蟹必加薑以辟腥及驅寒涼,至於葱段則只用白中帶青的部份,貪其甜中帶淡淡葱味,這樣就不會搶去蟹味。蟹油多到漏,吃到最後如何處理好呢?「客人愛以花卷蘸蟹油,抹得碟底乾乾淨淨,一點不留。」孟老闆笑笑說。

蟹粉獅子頭$480
江浙名菜獅子頭向來味濃,但杭州人愛清淡,孟爺爺和孫女想到用清湯津白取替紅燒。製法是把一份大閘蟹粉跟四份手剁豬肉混合,搓成獅子頭,跟清雞湯和津白一同放進砂鍋中,燜20分鐘,待上枱時才揭蓋,途中洩氣,會功虧一簣。甫開蓋,但見湯色金黃油亮,津白清甜軟腍,最精采是獅子頭,用勺分開時充滿彈力,入口卻鬆化鹹香,嘗到豐富肉汁和大閘蟹的鮮甜,丁點也不膩。

蟹粉拌麵$320
口感滑又入味的麵條,並不黐牙,炒時加了醬油,故色香味俱全,孟老闆說:「吃蟹粉拌麵記得加醋,因為麵較易飽肚,拌點鎮江醋,一來開胃,二來幫助消化,三來醋對腸胃好,最後,多吃醋對皮膚好,可美容。」

後記:取名華亭,華,是自己的名字,亭,多在園林間,讓你停下來,輕鬆地休息,然後再上路。亭不如宮殿莊嚴,也沒店舖般平民,南方的亭,亭檐輕靈,翼角高聳,外形秀麗,就像孟小姐的杭州菜。

華亭會所(28903478)
地址:銅鑼灣銅鑼灣道19號建康商業大廈4字樓
座位:120個
營業時間:12:00nn-11:30pm
*所有菜式均須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