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十五個成員國和即將加盟的十國領袖,周末雲集意大利首都羅馬市郊,討論歐盟首部憲法草案。反全球化示威者視憲法為推動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的工具,而非着眼建立和平。他們不但在意大利總理寓所外放糞桶,還在會場附近與防暴警察爆發衝突。
發動示威的人士聲稱,估計會有四十萬人遊行往歐盟制憲會場抗議。遊行前,一批示威者在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寓所附近向防暴警察投擲廁紙。
稍後幾百名激進人士衝擊會場附近的就業處辦事處,投擲燃燒彈,並用鐵棍砸碎汽車和店舖玻璃窗,警方拘捕三十二人。
意大利當局出動了九千名警員在會場及羅馬市中心戒備,並派蛙人搜索會場外的人工湖,直升機在會場上空盤旋,以防恐怖襲擊。儘管如此,五十名示威者仍在峯會前夕,繞過長駐的警員,將三桶糞便放在貝盧斯科尼寓所外,糞便倒瀉地上。警方暫不清楚他們如何突破防線。
這次歐盟峯會只舉行一天,之後會談判十星期,希望在年底前就憲法最後文本達成協議。憲法草案在今年六月出台,主要內容是設立總統一職,取代輪任主席制,並成立統籌歐盟外交政策的歐洲外長,及削減歐洲委員會專員。
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傾向維持憲法草稿內容,但西班牙、波蘭和奧地利等小國盼有重大修訂。分析家對在年底前敲定憲法文本內容不感樂觀,說穿了各國是為了利益出現嚴重分歧,小國擔心從此被大國操控。主要膠着點如下:
‧投票制度
大部份國家贊成歐盟部長理事會一旦就某個問題表決,以簡單大多數票(部長代表的國家佔歐盟總人口60%)通過決議;但西班牙和波蘭堅持沿用較複雜的投票制度,以爭取不成比例的大國地位。
‧削減歐洲委員會專員
憲法提議明年將歐洲委員會25個專員減至15個;但芬蘭、斯洛文尼亞堅持維持目前「一國一專員」制,擔心削減人數會削弱他們這些小國的影響力。
‧廢除歐盟輪任主席制
半年輪任制較公平,大小國都有份「坐莊」;如採總統制,小國領袖難望出掌歐盟元首。
其他爭議還包括將基督教價值觀寫進憲法及保安和稅務等問題,不少人擔心談判可能要拖到明年才有定論。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