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無人失職篇 - 李怡

李怡專欄:無人失職篇 - 李怡

周末絮語

沙士專家委員會提報告,稱沒有人因疏忽職守、未盡全力而應受譴責。
這是董伯在調查前給專家委員會「須對事不對人」的指引,還是專家委員會自己找到的結論?
…………………………………
專家報告稱,楊永強關於沙士沒有在社區爆發的言論,並無失當,但措詞應更謹慎。
沙士已蔓延至社區,仍說沒有在社區爆發,以致市民疏於防範,若說這「並無失當」,那麼怎樣才算「失當」?
…………………………………
董伯說楊永強表示接受批評,他會吸取教訓,並負起責任。
既無失當,又無失職,接受甚麼批評?吸取甚麼教訓?而倘接受批評,就等於承認有錯,那麼是不是該負起「問責制」的責任?董伯的邏輯,永遠讓人摸不着頭腦。
…………………………………

梁愛詩透過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去信「女長毛」雷玉蓮,提出新的「和解條件」。梁愛詩否認修改「和解建議」是在公眾壓力之下讓步。
沒有公眾壓力,會修改嗎?不是在公眾壓力下讓步,那是甚麼?莫非是午夜夢迴時自我覺悟?
…………………………………
孫明揚前稱,不能縮減填海面積其中一個理由,是要興建解放軍的軍用碼頭,對此,駐港部隊海軍上尉余旭紅表示,填海與否是政府內部的事,與解放軍無關。孫明揚當晚即表示認同余的講法,並稱,就算不填海,也絕對可以為解放軍提供停泊船隻的設施。
孫明揚只是不認同自己不久前的講法。特區政府官員總是不斷「不認同」自己講過的話,已成慣例。
…………………………………

統戰部長劉延東對訪京人士說,國內現在處理政治人事問題,是以和氣為大前提,不像以前或西方,老是在鬥,老是要拉人下台。同一邏輯和大原則也運用到香港。
言下之意,就是不該倒董啦。然而,如問一聲:在台上的如果是「前朝餘孽」,又是不是以和氣為大前提呢?比如陳方安生,她受到怎樣的對待?
…………………………………
新加坡《海峽時報》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中央政府為防民主派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取得議會控制權,準備插手明年選舉,以「力挺民建聯,提升港進聯,支持自由黨,打擊民主派」為策略,全力動員鐵票運作。
香港市民若不善忘,若記得七一遊行的民主訴求,應懂得如何回應中央政府的這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