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立法會議員
李華明
政府一直強調本港的煮食燃料市場已具備競爭、毋須任何監管。可是,煤氣公司過去數年在市場上的佔有率不斷上升,佔有具壟斷優勢的地位。在市場上仍然缺乏競爭的情況下,政府必須研究是否需要把煤氣供應列入監管。
一九九六年,政府在回應消費者委員會報告時指出,沒有必要把煤氣公司列入監管範圍,與兩間電力公司看齊。不過,政府承諾會研究為本港燃氣市場引入競爭,包括探討採用共同輸送系統及把天然氣引入香港是否可行。可是,到目前為止政府仍未能提出加強燃氣市場競爭對策,而中華煤氣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卻不斷上升,進一步壟斷市場。
民主黨在今年年中,先後訪問了1,422名市民,其中69.8%被訪者都表示他們使用煤氣作為家中煮食燃料;採用石油氣的只有25.6%,以火水及電作為煮食燃料的僅得1.5%及1.9%。這反映出煤氣在家用熱水及煮食燃料的市場佔有比率遠遠高於其他煮食燃料。在這993名煤氣用戶中,63%用戶表示採用煤氣作為煮食燃料,主要原因是因為在購入樓宇或租樓時,單位已經駁上煤氣喉,要改用其他燃料煮食非常麻煩。相對而言,表示因為煤氣較方便或火力較好而使用煤氣的用戶,分別只有26.7%及4.2%。政府經常強調煮食燃料市場已具備競爭,市民可以隨時捨煤氣而改用其他煮食燃料;但從以上調查結果可見,事實並非如此。現實情況是煤氣在市場上早已佔有壟斷優勢。
事實上,根據證券分析公司的資料顯示,中華煤氣的固定資產回報率在過去七年大幅上升;一九九五年時的回報率是25%,二○○一年的回報率是34%,估計○三年的回報率將會上升至36%,遠高於現時本港兩間電力公司的固定資產回報。
隨着新樓宇落成、舊式罐裝石油氣逐漸被取代、香港人明火煮食的習慣等因素下,相信煤氣公司將可進一步壟斷本港家用煮食及熱水的燃氣市場。
煤氣公司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凍結煤氣費,煤氣公司並未有濫用其市場地位而肆意加價,這點是值得鼓勵的。可是,在通縮連年的情況下,市民不但期望凍結收費、更期望煤氣能按通縮向下調整收費。經濟不景,生意萎縮,但電費及煤氣費的支出卻未見有任何下調迹象,令市民及商戶百上加斤。
一直以來,香港缺乏全面的能源政策。因此,就兩間電力公司聯網問題,政府只是反覆多次研究卻遲遲未有立場;二○○八年後的電力市場安排,政府至今還沒有任何諮詢或討論、更遑論有任何具體建議。至於煮食燃氣市場問題,政府一直說會研究引入競爭,但多年來只聞樓梯響。能源問題與市民以至香港經濟息息相關,可惜政府卻從沒有一個全面的能源政策策略。
在檢討煤氣問題之時,民主黨更希望政府能全盤檢討本港能源政策,定出長遠方向,為香港經濟打好更穩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