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聯合國教育權利事務代表托馬舍夫斯基最近批評中共違反人權公約,剝奪兒童入學權,教育經費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二,較聯合國所定最低比率還少了三分之二,甚至比非洲貧國烏干達都稍遜一籌。中共發言人孔泉馬上反駁,說托馬舍夫斯基不客觀,實際比率是百分之三點四等等。他當然可以列舉更漂亮的數字,不能說的只是國策。
新中國政府的首要國策,是禁制教育。剛剛卸任教育部長的國務委員陳至立就說:「學校向來是西方敵對勢力滲透我國意識形態的重要工具。」所以,為了中共,必須嚴防外資辦學。今年七月一日香港近百萬人遊行反對二十三條,明顯是過去港英義務教育的結果。中共不會忘記這個教訓。
而即使是中共官方辦學,中共意識形態還是會被質疑。八九年民主運動由北京大專學生倡導,證明新中國最理想的百姓,是沒有教育的百姓。西方國家教育普及,政壇領袖每幾年就換一次;為了中共,教育必須普及還是收為貴冑專利,不言可喻。
今年七月,陝西榆林市貧農景統仕服農藥自殺,去年,陜西寶雞市一位貨車司機跳樓身亡,就都是因為兒女考上了大學,他們無法支付學費。新中國大學學費平均每年要四千元,不是普通家庭能夠負擔的。
至於中小學教育,到今天還要海外的希望工程、育苗行動等等籌款維持;而籌到的款項到了中共幹部手裏會怎樣做,天知地知他們知。他們說,目前大陸失學兒童有二千七百萬人,這比台灣全省人口還要多。
清朝康熙皇帝曾經巡視京城一帶,見民生是改善了,只有一事還未能稱心。他告訴巡撫趙宏燮:「朕時巡畿甸,見民生差勝於前,但誦讀者少,風俗攸關,宜令窮僻鄉壤廣設義學,勸令讀書,爾有司其留意。」政府教育國民,責無旁貸,那是舊中國異族統治者都遵循的道理(《清史.聖祖本紀三》)。
新中國中共統治者則不同。在他們治下,失學兒童長大後男的可以從事廉價勞動,女的還有一條大路可走。目前大陸據官方估計有六百萬煙花女,約等於全香港的人口。江西更有正規藝術學校專門為夜總會培植交際花。新中國需要這樣的公民,「風俗攸關」是封建帝皇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