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莫劍弦、何文雯報道】新一屆區議會選舉甫開始接受提名,民主、親中兩大陣營已進行埋身肉搏。擁有二十多萬會員的工聯會,發動人海戰術,派出數千名退休義工為左派陣營洗樓、家訪,而力爭下屆普選特首的「民主發展網絡」十月中發起10.19民主集會造勢,並以梁家傑、余若薇等重量級政治明星掛帥及以7.1精神為號召。
身兼民建聯成員的工聯會常務理事陳國強昨日表示,他們早已發起工聯會數千名義工,到各大小屋邨探訪會員,至於私人樓宇則以電話形式訪問,以及寄出會員通訊,務求盡量動員屬下會員投票。
陳國強認為,7.1大遊行並沒有令親中派對區選結果感到悲觀,他以早前深水埗麗閣區補選為例,說明雖然民建聯參選人落敗,但所得票數有增無減,顯示支持者並沒有大幅流失,「居民只係睇你做唔做得嘢。」
民主派陣營方面,民主發展網絡十月十九日舉行民主集會,相信是參選政黨以外民主派最大的造勢大會。主席朱耀明牧師透露,他們已邀請多位7.1大遊行後冒起的政治明星出席集會,當中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梁家傑已答應出任大會主持,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23條關注組成員余若薇,預計到時會有數千人參加。
朱耀明坦言,論財力一定比不上工聯會這類「財雄勢大」的親北京團體:「我哋邊有人力財力搵幾千人出嚟洗樓拉票?」他們可以做的,就是透過類似10.19這類大型集會,鼓勵香港市民秉承7.1大遊行精神,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區選投票日,主動出來投票爭取民主。
他又希望透過民主集會令市民明白,地區議會選舉與爭取民主也有直接關係,他們會研究制訂挑選區議員的原則,讓選民評估候選人是否真正支持民主,以決定是否投他們一票。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指出,工聯會和民主發展網絡的動員方式不同,動員目標各異,工聯會以傳統「人盯人」方式動員,主要是察覺到7.1後游離票源受到衝擊,於是集中鞏固現有支持者和保住現有議席,民主派以感性的7.1精神為號召,動員從未投過票的民主支持者,可以收到一定成效,但最終選民會否投票,則視乎候選人質素能否達到選民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