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摧殘維港

停止摧殘維港

讀者 小畢

記得小學的教科書不時強調維多利亞海港被譽為世界四個最美麗的海港之一,如果沒有維港得天獨厚的條件,相信香港也不會發展成當今世上數一數二最繁忙的商港;如果沒有維港,相信香港也不會每年吸引大量遊客來參觀。
事實上,一直以來很多外國遊客來到香港,最吸引他們的景色便是夜景與維港,維港的夜景與北海道函館的夜景被譽為全球最美的夜景。

別花費建人工景點
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天壇大佛……其他城市也有能力再建造一個翻版出來,惟獨維港的天然美景,是其他城市無法模仿的。就好像黃山、富士山、大堡礁、張家界、九寨溝等都是天然景色,在這個藍地球上,再也找不到另一個相近的景色,於是每天才有大批旅客前去欣賞這些奇觀。過去中國官員並不懂得珍惜這些大自然珍寶,造成很多破壞,近年他們也醒覺了,九寨溝每天限制遊覽人次;張家界也拆去大批破壞景色的建築物。正當內地官員也意識到保護天然景色的重要,明白破壞容易,將來即使花再多金錢也無法回復舊觀時,偏偏特區政府對維港這個最珍貴的天然寶庫,卻視之如草芥。與其花費大筆金錢去營造一堆人工景點,不如好好保護現有的資源。

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填海再填海,維港已經狹窄到了極點,這樣狹窄的海港,固然破壞美麗的海港景色,同時也衍生出其他問題。首先,維港變成一個漏斗形,東西兩邊較寬,中間狹小,影響水流順利通過,造成維港中段經常都很大浪,再加上狹窄的水道,增加了船隻航行的危險。
相對於污水問題,填海對海洋生態更具破壞力。雪梨也是一個繁忙的海港,然而雪梨海港仍然存活着珊瑚、海馬、水草、珊瑚魚等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其實維港本來也有這些海洋生物,三十年前,乘渡海小輪時,在碼頭附近往往看見一些海馬及珊瑚魚,九龍灣一帶也常有魷魚出沒,九龍吊片就是由此得來。一般人把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歸咎於海水污染,其實填海才是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

填海時,傾倒大量泥土到海中,水流帶動大量泥沙到廣大水域,令海水極度污濁,在短時間內殺死或驅逐大量海洋生物。政府一方面嚷着要加強環保工作,一方面肆意破壞生態環境,維港已經被摧殘了數十年,政府應該放下屠刀,讓這美麗的海港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讓香港繼續擁有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