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空增戰力破美圍堵

征空增戰力破美圍堵

即將升空的「神舟五號」太空船,除了實現中國載人上太空的多年夢想外,還肩負着測試軍民兩用技術的任務。對於中國突破被圍堵的處境,在未來的軍事戰略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專題組

隨着美軍攻克阿富汗和伊拉克,加上既有的日本、南韓、菲律賓、印度等國,中國在軍事戰略上進一步被圍堵,腹背受敵。中國賴以反擊敵人的長程導彈,近年又受到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的牽制,能否突破美日諸國的圍堵,對今後中國的地區戰略發展起着關鍵作用。
長期研究中國軍事的日本拓殖大學教授茅原郁生早前撰文表示,雖然「神舟」太空船沒有直接的軍事目的,但它與中國增強核導彈戰鬥力有密切關係。

推進裝置能改變軌道
「神舟」太空船與以往中國所發射的其他衞星最大的分別,是具有小型的低推力火箭推進裝置,可以藉由噴火方向的不同而改變其運行軌道,這被認為大幅提升了中國導彈突破美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和「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能力。
攻擊導彈彈頭在重返大氣層時,如果能在攔截的導彈命中它之前,稍微改變其飛行的路徑的話,就很可能讓攔截導彈錯失目標。由於每枚攔截導彈的命中率降低了,對付相同數量的目標必然需要更多的導彈,整個系統的成本也會因此而大幅提高。由於在地面和一般空中無法真正模擬大氣層外低引力的環境,低推力火箭推進裝置因而難以在大氣層內測試。

破解美導彈防禦系統
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昨天指出,這次中國載人上太空,即使在初步階段,但長遠而言是必定會加強中國發射導彈的精確度的,同時也向着破解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而邁進。
黃東解釋稱,人類的生命既珍貴又脆弱,只有能準確掌握太空船進入軌道的時間,才能順利讓太空人往還於太空和地面之間,中國若真能克服太空中的太陽風、各種粒子的影響,則意味着導彈技術亦必然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提高國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