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表示,政府正研究將所持有的收費隧道和橋樑證券化,希望藉此套現數十億元。他指出,此構思早於0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希望能於本財政年度內完成。現正邀請多家投資銀行提供意見。至於,最終能為政府提供多少收入,將視乎投資銀行的建議,他希望這項資產證券化計劃能於本年度入帳。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香港政府計劃以收費隧道及橋樑作為抵押資產,發行總值60億元的資產抵押證券,以改善當局的財赤狀況。報道又指出,港府已向多家投資銀行發出邀請信,包括滙豐、瑞銀、美林、摩根士丹利及高盛等,競投有關債務的委任行資格。
不過,該報引述銀行界消息說,考慮到隧道收入的現金流量,政府若以60億元為集資目標,可能訂得太高。今次出售包括一些有歷史價值的,如72年啟用的紅磡海隧便是其中之一,該隧道去年每日車輛流量為12萬架次,收費由8元至3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