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國際醫學專家,經4個月的實地調查,耗費300萬元,昨日發表279頁的報告,總結今年蹂躪香港百日、造成1755人感染、299人死亡的沙士疫潮前因後果,結論竟是:沒有任何人要為事件負責。 記者:陳沛敏、梁洵瑜
【本報訊】港府委任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專家委員會昨發表題為「汲取經驗防患未然」的報告,認為香港整體處理疫情得宜,雖然體制有明顯的缺失,但沒有人疏忽職守、未盡全力或行政失當而應受到譴責。一直被指要為疫情失控負上最大責任的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含淚說曾考慮辭職,但決定留下承擔責任,並首度向沙士死者及公眾道歉。
楊永強昨午在記者會上主動透露,在沙士疫潮期間及其後,曾多次考慮為承擔責任請辭;記者不斷追問他曾否向特首提出,他則說「多方面思考過」辭職,但為承擔責任而決定留下繼續工作。他又說,撫心自問,與同事在沙士爆發期間不眠不休,盡最大努力對抗疫情。
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記者會上也為楊永強辯解,指他已接受報告的批評及建議,相信他「經一事,長一智」,並要求楊成立專責小組,列出落實報告建議的次序及時間表,為預防沙士工作作出貢獻。至於他自己是否需為事件負責,董建華說:「所有香港嘅事,事無大小,最後都由我負責。」
不過,立法會、本港醫學界及不少沙士死者家屬都不滿調查結果,立法會計劃重新獨立調查事件。醫學界議員勞永樂批評政府護短;本身在威院工作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梁家騮認為專家委員會欠獨立性,楊永強應負上政治責任,「如果件事發生喺外國,個官一早就自動請辭」;淘大花園的死者家屬抨擊報告偏幫政府和楊永強,考慮控告政府討回公道。
本報針對剛公布沙士專家委員會報告書,昨晚透過音頻電話成功訪問三百九十四名年滿十八歲以上市民,發現有超過五成一受訪市民不認同報告指無人應受到譴責的結論,只有三成受訪者認同報告結論。而在該五成一認為有人需負責任的受訪者中,有五成三均認為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需負最大責任,其次是特首董建華,有一成八受訪市民認為他需負最大責任。
十一名國際知名醫療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昨日發表的沙士事件調查報告,對作為本港醫療衞生事務問責官員的楊永強曾在今年三月十四日公開表示未有社區爆發,認為他「嚴格來說沒有錯」,但事後看來他的「措詞應更為審慎」,也沒有證據顯示其言論降低了公眾對沙士威脅的警覺性。
專家委員會聯合主席錢卓樂昨在立法會上解釋:「社會公義很重要,要由捍衞個人開始,如不負責任地譴責一個人,就跟不譴責一樣糟糕。」委員會委員楊紫芝則表示,楊永強的母語是英語,當時他用專業醫學用語解釋社區爆發,解釋得不清楚,但非刻意隱瞞疫情。對於報告用字溫和,遣詞中性,她笑說錢卓樂和葛菲雪兩位主席是「典型的英國紳士和淑女」,用字較為溫和。
對於沙士疫情出現其他富爭議的問題(見表),專家認為廣東省在今年初爆發疫症後,本港當局已立即跟進,但因內地問題,無法掌握確實資料,否則疫情或可減輕。至於淘大花園大規模爆發,專家形容隔離E座居民的措施果斷,但衞生署流行病學調查人手和專門知識不足,分析的結果未能確定沙士的影響,遑論採取全面的補救措施。
不過,專家對威爾斯親王醫院爆發疫潮,直指院方應變措施不足,員工欠缺訓練,醫院管理局、中文大學與衞生署間職責不清,缺乏清晰領導,造成混亂,但認為威院疫潮初期沒有封院,只縮減服務是合理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