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在一聚會遇上李歐梵教授,言談間竟拉扯到經濟學上來。李教授告訴我,觀乎經濟學教科書內的公式和數字,令他對經濟學有種畏懼感,欲對該學科作進一步了解之心亦給冷卻下來。經濟學果真那樣神秘、難懂?亦不盡然。發表在報刊上評論經濟的文章經常出自一些未受經濟學正統訓練的人之手。此外,在公共場所亦不難留意到很多人對一些經濟議題高談闊論。若經濟學真的那麼複雜,這現象又怎樣解釋?是的,我們很少發現類似的現象發生在其他學科上。至少我從沒遇上任何人對用作製造太空穿梭機外殼的物料隨便發表其個人意見。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
蕭滿章
應怎樣解讀上述相悖的現象?答案可能是經濟學所牽涉的問題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大家每天無論在媒體、工作或生活方面都會碰到有關經濟的問題,不管有沒有讀過經濟,關注這些問題正常不過。另一方面,李教授說得有理,相信很多人曾試圖進一步了解經濟問題,欲找些經濟入門書充實一下,但最後都給那些數學方程式嚇跑了。「市場有需要的,供應便隨之而來。」經濟學者出於種種原因一般未能顧及將其知識普及化,一些未受過正統經濟訓練,但口才上佳的「專家」便看準機會,在報刊及其他媒體上對大小經濟問題議論一番,謬誤叢生的路人甲經濟學隨之產生。
有見及此,有必要為一些想加深對經濟問題的認識,但又不想求教於教科書的讀者介紹一些深入淺出的經濟學讀物,以正視聽。第一本要推介的是《KnowledgeandDecisions》,作者是ThomasSowell。此君是史丹福胡佛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師從芝大諾獎得主史德格拉。這書的強項在於把理論引入到對一些當前重要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的討論中,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了經濟學的世界而不自知。不要因為這本書沒有圖表和數學而小看它,海耶克稱讚它為「多年來難遇上的經濟學普及讀物」。佛利民說它是一本「卓越的書」。在2000年Sowell又推出另一入門書《BasicEconomics》,未及細讀,但見其文風未改,少用數字,多以例子帶出經濟重點。此書下集《AppliedEconomics》將於十二月推出,有興趣進一步了解Sowell的讀者可到他的個人網頁瀏覽
讀完Sowell後,意猶未盡,可看DavidFriedman的《HiddenOrder:TheEconomicsofEverydayLife》。書比Sowell的深,但若想感受一下芝加哥大學的傳統價格理論是甚麼一回事,便不可不看。讀者可能不清楚,D.Friedman是大家所熟識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佛利民的兒子,在芝大受教育,但讀的卻是物理,獲博士學位。出人意表的是,D.Friedman打從七六年起便在美國不同大學經濟系或法律學院教授經濟學。
DavidFriedman的個人網址為
最後,今明兩年將分別有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在投其神聖的一票前,選民應對政客或政黨在議會的行為及其支持某一政策的原因了解多一點。GordonTullock的《GovernmentFailure》是用經濟學解讀政治生態的入門書,不可錯過。G.Tullock是母校喬治梅森經濟及法律兩系的教授,是當今經濟學公共選擇學派奠基人之一,此學派的重點是透過經濟學的工具來分析政治問題。讀過上述三書,由淺入深,應對重要的經濟概念有一定理解,以後與朋友談起經濟問題時,便不用再依賴路人甲經濟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