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佳 隱憂仍在<br>投資名言:牛市中要居安思危

經濟轉佳 隱憂仍在
投資名言:牛市中要居安思危

全球股市在第三季普遍做好,市場對經濟得到改善的信心進一步增強。日股與港股的表現節節領先,升幅均接近兩成;美股當中則以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最佳,即使於第二季已累積一定升幅,第三季升幅仍逾一成。環球股市或經濟正從最惡劣的環境中好轉過來,但是否代表以往市場所存在的隱憂已不復存在?經濟又是否已一下子脫離衰退的局面?第三季各大股市的升幅似乎過份反映市場的正面因素,投資者在鬆一口氣的同時,也應衡量一下市場上存有的負面因素。

就以日本為例,在過去一年,企業在控制成本方面明顯有所改善,預期未來一年當地企業盈利可穩步上升,而日本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達到兩年半以來新高,營商信心正逐步回升,加上近日日本政府順利重整內閣,對繼續推行改革步伐甚為有利。但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打算明年推行一系列緊縮財務政策,料會加重個人與企業稅務負擔,加上近期日圓升值不利出口,對稍露曙光的日本經濟,相信會構成一定打擊。

通縮壓力仍揮之不去
至於香港方面,自由行與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的簽訂,無論對短期投資氣氛,又或者長期經濟,都起着一定刺激作用;一旦QDII落實,將更有利資金流入本港股市。不過,投資者同樣不能忽略通縮持續、失業率高企以及本土消費意欲疲弱等問題。
即使全球經濟復甦火車頭的美國,同樣也存在正面與負面的市場因素──生產力持續以高速增長,通脹未見萌芽,短息有機會長時間停留於偏低水平。
市場現時憧憬美國標準普爾500成份股的盈利在第三季的年度增長可達14%,而第四季則有機會再上一層至升幅達到兩成。然而,像美國如此擁有有利條件復甦的國家,同樣面對通縮壓力,再加上雙赤問題,將促使美元持續偏弱的局面,難以在短期內解決。

股票新基金固定派息
我們並不否定環球經濟復甦已踏出起始的一步,但相信市場的隱憂短期內仍難以消除。對於投資組合已有大量保本或者固定入息工具的投資者,若一方面想分享經濟復甦帶來股市的升勢,另一方面又想避免組合風險驟升,則可考慮先行吸納具有固定派息的股票基金。
最近市場推出一類策略型股票基金,分別投資亞洲(以大中華地區為主)以及環球大型企業兩個系列。基金為開放式基金,卻設有三年的投資周期,每個投資周期的起始會精選50隻股票,其中亞洲系列會選擇市值至少有五億美元、並且以亞洲為業務根據地或者已於區內擁有重大經營利潤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至於環球系列,則倚重企業之市場流通量、銷售額以及盈利作為選股的條件。故此,投資者於投資前,已對投資組合的成份股一目了然。

派息保證三年共15%
有別於傳統基金,基金會運用獨有的動態資產分配策略,經過一輪投資程序,最後篩選19隻股票作為決定到期基金表現。透過此投資策略,基金旨在提供較傳統買入及持有策略為低的波幅率。另外,基金額外設有每年保證派息5%的特點,為初試牛刀的投資者提供三年合共15%的利息收入。雖然基金投資策略進取,但當中涉及投資買賣的經紀費用則全數由基金經理負責,以免減低基金回報潛力,而首次認購費與每年管理費則分別為5%與1.5%。
潘國光 投資研究經理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2962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