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電引述美國財長斯諾,於9月初完成亞洲之行後,就人民幣滙率問題致函參議員。他在信中表示,希望中國「立即」實行彈性滙率制度,並向議員承諾會繼續向北京施壓,以貫徹其個人認為政府對滙市干預應減至最低的立場。斯諾在函件中向議員表達的訊息,明顯較他早前出席G7會議後,不點名呼籲亞洲國家採取彈性滙率制度的論點強硬。
專責國際事務的美國副財長泰勒將於香港時間周四凌晨,出席眾議院有關中國滙率制度的聽證會;美國財政部亦已定於本月15日,公布有關滙率制度的年報。
為明年連任鋪路而積極爭取選票的布殊政府,將國內工廠250萬個職位損失及製造業的疲弱,歸咎於與美元掛鈎的人民幣滙率「人為地」偏強,損害美國經濟,部份國會議員更曾恫嚇,若中國維持現有滙率,將對華實施貿易管制。美國總統布殊在周二會晤芝加哥商界領袖時亦表示,中國需要確保實施公允的貨幣政策。
外電引述斯諾本月初致函參議員的信件,內容指出「很明顯地中國需要邁向更大彈性的滙率制度……我(斯諾)對即時採取彈性制度表示歡迎」,有關函件是對部份參眾議員,就人民幣滙率損害美國經濟調查而作出的回應。
對於中國每月定期在市場購入近100億美元的外滙,以維持滙率穩定及抑制人民幣升值,斯諾在信件中表明「不贊同」,並重申政府對滙市的干預應盡量減至最低。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至8月底官方外滙儲備將升至歷史新高。9月初斯諾展開包括日本及中國的亞洲訪問之旅,內地官員曾向他表示,中國滙率將逐步採取更大彈性的制度,但沒有訂下具體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