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市近日大幅波動,但美滙走勢基本上符合本欄早前預測之持續偏弱。一如9月10日欄所指,歐元(兌美元、下同)正直指1.17/1.18高位邁進,瑞郎也逼近1.32水平(若在1.39買瑞郎已有700點子利潤),英鎊亦突破1.67短期阻力位,只有日圓雖然升至110.50附近,表現卻相對偏弱。日本官員不停「出口術」,間中謠傳在市場中干預也無法將日圓推低至112之上,試央行底線者鍥而不捨,甚麼「汝曾被警告」或「狼來了」都顧若罔聞,小心未來一至兩周若彈出一些利淡日本或利好美國的消息被借勢殺個措手不及。
美國財長斯諾亞洲之旅無功而還,惟有另謀對策,利用G7會議要求各國採取較「具彈性的滙率政策」,眉精眼企的華爾街金融機構及對沖基金又哪會不幫「莊」之理?美元遂徐徐滑落,但又恐怕跌得過急引來恐慌,財長先生日前硬着頭皮再度重申美國維持強美元政策不變,實乃司馬昭之心者。
事實上,美國龐大的貿易赤字有超過40%來自貨幣與美元直接或間接掛鈎的亞洲國家或地區,他們不就範(升值)又可怎辦?既然亞洲多國只顧自掃門前雪(這也難怪,有求才有供嘛!),美國不採取「咬子彈」方法又有何解決良方?只要亞洲國家或地區在賺了外滙之後繼續抬錢去買美國聯邦債券或其他美元資產,山姆叔叔暫時還可忍受,起碼有來有往也。
前日美元滙價於歐洲接近收市時間急跌,皆因謠傳美國有意放棄強美元政策,其實甚麼強美元?政策是否似有實無,難逃一眾心水清炒滙大戶之慧眼,昨日更趁機在亞洲市「踩」多一腳,驚你唔信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