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稅平安:稅務覆核慎對初次會面

稅稅平安:稅務覆核慎對初次會面

上期探討過稅局實地審核和調查的程序,其中初次會面是覆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通常實地審核個案都會在納稅人的辦公地點進行,而調查個案則在稅局內進行。但稅局調查科在三十五樓內的會客室與一般的有所不同,其他組別的會客室的門通常有玻璃窗,可以看見外面的環境,但是調查科所採用的門則為密封式的。
在一般情況下,稅局會以一名評稅主任接見納稅人,不過在實地審核和調查科的初次會面則會以一名高級評稅主任帶着一名評稅主任,再加一名助理評稅主任接見納稅人。在整個過程中,納稅人所說的一切都會由助理評稅主任記錄下來,所以調查個案的初次會面,相比起一般的利得稅或薪俸稅的會面,會較有壓迫感。

若有錯漏及早呈報
當然,從稅局的角度來看,初次會面的目的,是搜集資料和給納稅人一個自動表白的機會。稅局所需要的資料,包括納稅人業務如何運作、會計制度、信貸期限等等,目的都是要找出納稅人是否有保存適當的會計紀錄,及這些會計紀錄是否可靠。如果稅局認為這些紀錄是可靠的話,便會利用該些紀錄來計算納稅人的呈報是否有錯漏,否則,稅局便會以其他的方法來評估納稅人。所以稅局除了搜集納稅人有關業務的資料外,還會問及納稅人的私人資料。
有些納稅人在與稅局會面時,往往採取不合作的態度,對稅局的問題完全不回答,這樣只會拖長稅局的覆核時間。如在了結個案時真的找出了納稅人的錯漏,稅局在釐定罰則時,納稅人的態度會是考慮因素之一。

面對提問小心作答
另外,在某些情況下,納稅人回答稅局的提問時不夠清楚,評稅主任亦會即時加以追問。例如在會面時,稅局往往會要求納稅人帶備一些文件如銀行存摺給稅局參考。稅局在查看該存摺時,如發現很多有規律性及同銀碼的存款,便會立即追問納稅人有關存款是誰人給予的及其性質,如果納稅人只回答不知道的話,稅局會認為他不合作,不肯說出真相。所以納稅人在回答稅局的提問時要額外小心,不可胡亂作答。
曾經有納稅人在初次會面時向稅局表白自己有錯漏,當被問及金額有多少時,納稅人透露大約有一千二百多萬,這數字只是納稅人的估計。這納稅人以為向稅局說出該數字便可快些了結個案,但由於該數字並沒有真正的數據支持,所以稅局是不會接納的,只會當作參考之用。
在初次會面,稅局通常都會要求納稅人確認所申報的報稅表是否正確。如果納稅人自己也懷疑所呈報的稅務資料可能有錯漏,就應該向稅局說明,不要因有自己的簽署而不承認錯誤。如果報稅表真的有錯漏的地方,稅局一定可以找出來,而在確認時還不肯表白,稅局會認為納稅人不肯承認自己有錯誤,對日後調查的方向有一定影響。以上只是一些初次會面時的情況,讀者如有不明白之處,可向專業的會計師請教。
洪宏德
羅兵咸永道稅務服務高級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