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路邊路牌林立,交通標誌凌亂,一直被司機批評為「駕駛陷阱」,運輸署近日在銅鑼灣區進行試驗計劃,用新設計的簡潔組合方式重整路牌,成功將路牌數目由一百多個減至八十四個,該署計劃將新路牌設計組合逐步推廣至其他地區,但遊客區及行人專用區優先處理。
運輸署助理署長劉家強昨表示,由於以往的政策是每加一個新路牌便會豎立一支新路牌柱,而為了交通安全,同一段路需豎立幾個相同路牌,導致路牌日多,阻礙行人,連坐輪椅的傷殘人士也投訴路牌阻路。
他表示,銅鑼灣利園山道、希慎道及恩平道一帶四百四十米的行人路上以往就有八十八支路牌柱,一百零二個路牌,即平均每四米多就有一個路牌,該署在今年四月在該處進行了重組路牌試驗,利用一支路牌柱,以多角度方式擺放兩至三個不同路牌,成功將路牌柱數目減少四成至五十三支,路牌數目減至八十四個。
他表示,新路牌組合方式不但令駕駛人士一目了然,街邊景觀亦更簡潔,該署計劃推廣至其他地區,希望將全港整體路牌柱數目減少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