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珠寶業:受惠有限

保險珠寶業:受惠有限

本港大部份行業對CEPA內容都感到滿意,但珠寶業及保險業認為得益有限。
根據協議內容,珠寶業由於要按現有香港原產地規則作為定義,雖然附加值只需25%,但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會長李景熹仍感失望。他說,珠寶業進口的原材料屬貴價物料,要在香港生產附加值達到25%仍很困難,相信只有少於一成的同業能受惠。珠寶業曾向政府建議將主要在港進行的工序如產品設計、品質檢訂等工序列入計算範圍,但暫未獲接納,他們會繼續爭取。

鐘表商料增加投資
本港保險公司在國內合資保險企業的持股量雖然由15%調升至24.9%,但香港保險顧問聯會副主席蘇榮強認為業界仍然難以受惠,主要是進入國內的門檻過高,如要求中港合資保險公司之總資產達50億美元以上,而香港保險公司的經營歷史要長達30年以上。他相信本港除了滙豐和恒生銀行保險業能符合要求外,並不是太多本港保險公司能受惠。
香港鐘表業總會首席顧問劉展灝保守估計,CEPA令10%的香港廠家有意在港加大投資生產,相當於數十至一百間公司,按每公司增聘員工二、三十人計算,將為本港增加約2000個就業職位;按每間廠至少須要投資數十萬以至數百萬元計算,則可吸引廠家在港投資逾億元。他指出,經過業界努力爭取後,政府接受了將設計、開發、知識產權等條款也列入產品開發成本內,讓業界有較大彈性符合30%的附加值要求。他又贊成在港設工業特區,為廠商提供更充裕的廉價勞工及生產成本。
經營塑膠玩具業的永和實業董事長林健鋒表示,能按25%附加值的現有香港原產地規則作定義,符合業界的期望。該公司並正跟外資洽商合作,在港設廠生產玩具以拓展國內市場。
從事電子手帳及發聲字典的快譯通董事總經理譚偉棠認為,CEPA對他們這類高科技電子企業受惠不大,因為中國一向鼓勵高新科技發展,並對這個行業一早實施稅務優惠,因此CEPA的吸引不大,該公司暫無意因此在港設廠生產。

無助醫生北上就業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認為,CEPA容許本地中、西醫及牙醫到內地考取醫師資格試,但只有在港大及中大畢業的西醫及牙醫才合資格,但事實本港有一半牙醫及兩成西醫均是外地畢業生,不符合考試資格,加上其考核範圍較廣,且要受聘執業才可有牌照,故短期內對本港醫生往內地就業的幫助不大,相信本港1.2萬名西醫及牙醫中,只有十多人會長駐內地工作。
至於CEPA放寬中港合資格醫療機構聘請條件,勞永樂認為機構未必能付出本地醫生的薪金,對本地醫生欠吸引。

譚偉棠(右):快譯通無意因CEPA而在港設廠生產。

林健鋒:原產地規則定義符合業界期望。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