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拉訪法改善關係<br>布殊打夫人牌

勞拉訪法改善關係
布殊打夫人牌

美國為了改善與法國的低迷關係,總統喬治布殊打出「夫人牌」,由第一夫人勞拉隻身出訪法國巴黎,除代表美國重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儀式,改善美國的國際形象外,還肩負改善美法關係重任。

勞拉周日晚抵達巴黎時,盛讚花都是「全球最美麗和浪漫的城市之一」,翌晨親到愛麗舍宮拜會法國總統希拉克。她坦承與希拉克會晤並非純社交禮儀,「我們希望與法國友好,我知道美國人都希望與法國友好」,反映喬治布殊希望透過柔性接觸,為兩國繃緊關係打出一道缺口。
希拉克在愛麗舍宮大門前親自迎接勞拉,親切地親吻她的手背,之後兩人進行了約四十分鐘交談。

自稱「最親密的」密使
會談甫開始,美國駐法國大使利奇說,美國總統派遣了他「最重要的密使」到巴黎,勞拉立即糾正說:「不,是最親密的。」希拉克發言人會後稱,二人就衞生、教育及文化等問題進行了「友好談話」。
之後,勞拉代表喬治布殊到教科文組織總部,出席慶祝美國重返教科文組織的升旗儀式,並發表講話。這是美國國旗十九年來,再次在教科文組織總部懸掛。
勞拉表示,美國為教科文組織提供專業協助,可抵銷喬治布殊政府外交政策上被指單邊主義的指控。她也提倡在全球推動兒童教育。
美國是在一九八四年,列根政府不滿教科文組織腐敗和有反西方之嫌而退出;喬治布殊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重返教科文組織。政治分析家認為這是「政治決定」,目的是要爭取各國支持美國攻伊的立場;而助理國務卿霍姆指更坦言,重返教科文組織的好處,是讓美國「可獲得另一個論壇打擊支持恐怖主義的理念」。

慶祝重返教科文組織
觀察家認為,由勞拉代表美國重返教科文組織儀式是最合適不過,因為她長期積極參與教育事務,具有足夠公信力。她今年二月正式成為教科文組織榮譽大使,而今次更率領教育部長佩奇、全國藝術基金會、博物館和圖書館學會主管等重量級人物出席,具有極大象徵意義。
今次是勞拉第三次以第一夫人身份單獨出訪,還準備了不少新裝與法國公眾見面。她向同行記者說:「我的確有些新裝,說出來真有點尷尬,不過應該會很有趣。」她周二會轉往俄羅斯莫斯科,出席普京夫人主持的世界兒童書展開幕儀式。
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