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電訊增值服務業包括存儲、互聯網接入、數據中心、呼叫中心及訊息服務商,能於下月1日率先進入內地,是本港服務業北上先行部隊,但港商所持權益則維持不可逾50%。消息令電訊股份昨日下午大幅回升,其中城電(1137)漲10.6%,報2.875元;早段偏軟的電盈(008)也於低位反彈,升2%,收報5.25元。
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認為,消息是「大的驚喜」,可為業界帶來新的商機。他舉例說,該集團現在廣州設有一個1400名員工的傳呼叫中心,但隨着CEPA的落實,將探討擴充呼叫中心業務,初步計劃在內地物色合作夥伴組成合資公司,希望年底前落實。
九倉(004)旗下九倉電訊市務副總裁張東林也表示,內地開放電訊服務市場,有助業界提早到內地投資。對於本港電訊商在與內地合組合營公司時股權仍不能超過50%,他認為,港商仍希望擁有控制性股權。
和記電訊對此也表歡迎,但該公司將詳細了解與本地電訊業有關的附件內容,再研究將來發展的路向。
不過,資訊科技商會會長莫乃光則指出,港商進入內地市場的時間,只較開放於世貿的時間表提早3個月,因此只有那些早已跟國內洽商合作,並且反應敏捷的增值服務商,能趕及略早於外商進入,或那些早已從其他途徑進入內地市場的服務商,今後能夠正式在內地營商,否則業內的受惠者不多。他認為,新安排最重要是凸顯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優勢,吸引外商藉香港進入中國。
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資訊與系統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徐岩認為,在如何進軍內地電訊市場這個課題上,電訊業界一直都將希望寄託在CEPA上,但其實在通過CEPA爭取利益之同時,電訊業界應放長眼光,爭取通過WTO協議的安排,在內地基礎業務方面爭取有所作為。
經營塑膠玩具業的永和實業董事長林健鋒表示,能按25%附加值的現有香港原產地規則作定義,符合業界的期望。該公司並正跟外資洽商合作,在港設廠生產玩具以拓展國內市場。
從事電子手帳及發聲字典的快譯通董事總經理譚偉棠認為,CEPA對他們這類高科技電子企業受惠不大,因為中國一向鼓勵高新科技發展,並對這個行業一早實施稅務優惠,因此CEPA的吸引不大,該公司暫無意因此在港設廠生產。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認為,CEPA容許本地中、西醫及牙醫到內地考取醫師資格試,但只有在港大及中大畢業的西醫及牙醫才合資格,但事實本港有一半牙醫及兩成西醫均是外地畢業生,不符合考試資格,加上其考核範圍較廣,且要受聘執業才可有牌照,故短期內對本港醫生往內地就業的幫助不大,相信本港1.2萬名西醫及牙醫中,只有十多人會長駐內地工作。
至於CEPA放寬中港合資格醫療機構聘請條件,勞永樂認為機構未必能付出本地醫生的薪金,對本地醫生欠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