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組決定每日減產90萬桶,究竟對正處復甦但仍感脆弱的全球經濟會否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美國過去5次衰退中有4次因油價上升所觸發,那麼又會否拖慢其復甦步伐,是人們應關注的問題。
根據專家分析,儘管油組減產,亦只不過令油價上升約2美元1桶,若按照過去18個月油價一直徘徊於25至28美元1桶之間已普遍被接受及經濟依然錄得不俗增長來衡量,則衝擊不會太大。
目前各主要工業國對石油的依賴和需求已不如80年代般殷切,皆因見過鬼怕黑,遂逐步採用其他能源作為替代品,避免牽一髮而動全身,窒礙經濟發展。事實上,20年前各工業國的耗油量,以價值計約為整體GDP的6.25%,現在已減低至約1.75%,足見專家之言不差。
反而令人擔心的是委內瑞拉工潮和尼日利亞內亂平息無時,加上伊拉克油田經常被蓄意破壞(有報道指如無意外,伊拉克石油生產未來3個月會多於目前1倍),會否影響石油正常供應,從而引致油價反覆波動,為營商者增添憂慮和負擔,這點卻不容忽視。
無論是油組只顧全私利或最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要向世人展示不受制於美國而決定和支持減產行動,都是漠視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不智行為,縱使他們曾美其名為穩定油價而設立機制將油價維持在22至28美元1桶的範圍內,可是曾幾何時油價滑落至令人可鬆口氣的接近下限?油價居高不下始終破壞消費和商業信心,還有油價何去何從,還取決於早前預先沽空期油合約等美伊衝突結束後「食胡」的炒家動向,一旦耐性不夠……!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