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寬自由行政策,帶動本港零售業復甦,多家化妝品零售店乘勢擴充,招聘大量人手。在很多女孩子印象中,化妝品售貨員只需化「行」妝,然後落足「嘴頭」𠱁客人買貴貨;但實情是怎樣呢?
莎莎國際上周五舉行招聘會聘請了120人,副主席郭羅桂珍說,現在做化妝業,硬銷已行不通,要做「topsales」,最緊要夠「精靈」。
郭太不諱言做化妝品售貨員的基本條件是「要靚」,但只有外表是不足夠的,「最重要係做到生意,所以要夠進取,更重要係有禮貌,如果只係靚,但對客人無禮貌,結果都係做唔到生意」。
郭太以往親自面試員工時,每次都會跟應徵者詳談,摸清對方底細。她指出,賣化妝品是一門對人的生意,最重要係與顧客建立長遠關係,建立自己的熟客群。至於行業前景,郭太指出,化妝品售貨員是頗賺錢的職業,同時莎莎一向着重內部晉升,故現有主管級差不多全部是「紅褲仔」出身。
不過,郭太稱,零售業一向採用佣金制,刺激店員多做生意。由於多勞多得,加上不是人人都有領導才能,所以有些員工寧多做生意,拒絕管理工作,放棄晉升主管機會。她說:「主管的人工唔一定會高過BC(美容顧問的簡稱),一個成功的BC,每月底薪連佣金可高達4、5萬元。」
莎莎約有1000名員工,分布不同區域,售貨員自然希望爭取派駐旺區店舖,可分多些佣金。不過,郭太說:「多生意與否,最重要都係員工本身,若你有好多熟客,根本唔使派去旺舖都不愁生意。」
擁有逾20年化妝品零售經驗的郭太稱,一個成功售貨員,最重進取及應變。她舉例說,自由行令莎莎店舖多了內地旅客,他們出手闊綽,但很多生活習慣與本地人不同,機靈的售貨員會留意顧客一舉一動,當發現他們累時,便給他們一張椅,那就不會出現一班顧客踎在店舖的場面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