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活在石屎森林中,被高樓大廈包圍,實在有點厭煩,放假也總離不開吃喝玩樂。有沒有想過,在這天晴氣朗的秋日,暫別你天天糾纏其中的石屎森林,來到香港最負盛名的石頭世界——東平洲。被奇形怪狀的巖石包圍,摸着被海水侵蝕的沉積巖石塊,你會發現,這樣的「石史森林」,一樣令你流連忘返。
記者:馬靜兒
逢星期一至日出版
東平洲是香港第四個海岸公園,位於香港東北水域,全島的高度變化不大,沒有高山、溪流、河谷等環境。島上滿布奇石,鬼斧神工,被稱為香港四大景觀之一。奇石大部份是頁巖(千層石),屬水成巖,在水底形成後被推上地面,經多年風化,露出與別不同的巖石紋理,這些頁巖歷史,可追溯至一億二千萬年前,故東平洲可說是石史森林。
落船後依順時針方向前行,先經過天后廟,沿山路走十多分鐘就到了更樓石。這是很多典型東平洲照片的拍攝地。兩座七至八米高,形狀獨特的海蝕柱,在小島東南端的海蝕平台上。經過長期的海浪侵蝕和風吹雨打,形成獨特的形狀,兩塊突出的方形頁巖,遠看像看更駐守的更亭,所以名為更樓石。遠遠眺望,已看到巖石層層分明的紋理。來到這東平洲的地標,沒有半點理由不在這片奇石上來一張到此一遊相。附近地方寬廣,周圍走走,看看頁巖,可會花上半天。
由更樓石順海邊西行,在潮漲時,只見崖壁,不見去路,這就是著名的「難過水」。在潮水退去之際,崖壁間會出現一條窄窄的小徑,上看懸崖壓頂,腳下亂石驚濤。小心翼翼沿這小道往前走,是一片難得一見的海蝕平台,很有探險的刺激感。經過難過水就是島上較大的頁巖崖壁——頭巖和二巖,遠眺盡處,便是另一景點海螺洞,只是可望不可即,因為前無去路。
沿海邊繼續行,不出十分鐘就到斬頸洲,途中切勿心急趕路而錯過欣賞地上的貝殼和珊瑚。斬頸洲本來是與島相連的山嘴,因為夏季吹西南風,風浪特別大,海浪沖向小山頭,日積月累下把小山頭從中斬開,形成一道宏偉的天然走廊。由於天然走廊的地形狹長,風勢特別大,在這裏休息一下,讓清風「吹走」疲累,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遊程終結。
走回山徑,又是另一景觀,只見一塊邊緣呈三角形,長而厚的石帶,從山崗斜伸落海,就像一條露出龍脊的龍潛入水中。旁邊的大叔說這就是龍落水,是全東平洲最大浪的地方,終年驚濤拍岸。沿着這道「長堤」直走至盡頭的石灘,發現剛才看到的海螺洞就在附近。這是個被海水沖擊而成的巖洞,海浪捲入洞中造成迴響,浪聲因此更雄壯。
東平洲的大塘灣,亞媽灣,大鵬灣都是海岸公園的範圍。遍布茂密的珊瑚群。有超過三十種石珊瑚,多於一百三十種珊瑚魚類及超過一百種海洋無脊椎動物。除了珊瑚,還有四十多種海藻。珊瑚大部份生活在七米以上的海床,所以除了作水肺潛水外,浮潛或徒手潛水亦很適合。來東平洲玩潛水甚麼也不用帶,因為島上有潛水中心租用浮潛及潛水的設備,甚至有試潛的活動,有專人教授。
查詢:東平洲潛水會
電話:61705552
費用:水肺潛水試潛$400(包括教練,裝備及器材)
交通: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可乘坐船來回馬料水公眾碼頭及東平洲碼頭,單程一個半小時,來回票價$80。
查詢:翠華船務公司(2527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