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中港貨幣暫難合一

陸叔理財:中港貨幣暫難合一

隨着中港兩地經濟活動進一步融合,有研究已指出,中港兩地貨幣是否應該跟隨融合?
事實上,人民幣及港幣合一的議題已討論多時。以前是因為港幣與美元有脫鈎危機,學者建議可考慮將港幣與人民幣掛鈎,以抵禦外來衝擊;今日舊事重提,但着眼點已是可以加快兩地的貿易融合。
過去我曾經指出,只要一日未能在國際貨幣市場自由兌換,人民幣仍未有足夠條件與港幣掛鈎。撇除人民幣尚未能自由兌換問題,究竟港幣目前是否可與之掛鈎或融合呢?

先縮窄經濟鴻溝
但凡貨幣統一,皆離不開經濟及政治目的。當日歐元的出現,目的便是希望降低交易成本及滙兌風險,從而加速歐洲經濟一體化,以抗衡美日兩大經濟陣營。然而,在達到預期效益之前,因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差距及利益問題,起初便不能令貿易成本減低,反而出現一陣子的混亂。
由此可見,貨幣與貨幣之間的融合,必須先縮窄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潛在矛盾。雖然中港兩地目前經濟交流日趨頻繁,而且國內為香港帶來龐大的「購買力」(包括股票、房地產及消費品),然而,將短期的經濟利益作為貨幣制度改變的理據,推行上必定遇到不少難題。
首先,兩地的經濟活動,目前仍限於地區性的交流(即珠三角、北京、上海及一些已開發的大城市),還未到全國性的層面。雖然香港是中國的一分子,但本港經濟體系可視之為已發展國家,而內地整體而言仍處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模式。因此,兩地之間的經濟鴻溝仍然存在。要是貿貿然統一貨幣,潛在的經濟風險頗大,更有機會出現歐元初推出時的混亂情況。本港正處於經濟復甦的重要階段,實在不宜出現任何變動。
另外,兩地貨幣融合,必須考慮變化後的受惠程度。現時中國對外貿易仍以美國及日本為主,即使港元與人民幣融合,也不會顯著地降低滙率風險及交易成本。既然如此,兩者實在沒有融合的迫切性。

人民幣影響力增
至於從政治層面而論,當日歐洲貨幣的整合,某程度上是歐洲大陸政治一統的工具。但以目前中國和香港的政治關係,實在沒有必要透過經濟手段去達致政治目的。加上香港的定位是中國其中一個經濟中心,貨幣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已不大重要了。
若果他朝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如何落實與港幣融合,屆時再詳細研究未遲。由於人民幣在亞洲區的影響力日見重要,相信到其時討論人民幣的角度已並非單與港幣掛鈎,影響層面可能擴大至亞洲區貨幣上。不過,屆時可能要面對美國、歐元區及日本三大經濟體系的壓力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