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港兩地交往愈來愈頻繁,公民力量成立全港首個免費中國法律諮詢站,在過去個半月,共收到五十九宗求助個案,主要涉及跨境房屋買賣和投資等問題,其中有六宗與婚姻有關,包括「包二奶」及被騙婚等。有在江蘇開廠的港人,便因遭到「內地拍檔」誤導下簽了不合理條款的文件,而變得「一無所有」。
免費中國法律諮詢站於上月十二日投入服務,由一間內地律師行免費向港人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為擴大服務範圍,公民力量昨再與珠海市另一間律師行簽署合作協議。現時提供服務的金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秦亞黎說,不少個案早於九十年代發生,但由於求助者對內地法律不熟悉,到最近才尋求協助。
其中一宗求助個案的事主,於九○年斥資三萬五千美元(約人民幣二十七萬元)到江蘇與當地人合資創辦工廠,在短短五至六年間把工廠發展成為資產總值達五千多萬元人民幣的企業,但由於被內地「拍檔」欺騙,簽署了一份不合理的協議書,令他失去工廠的管理權,雖然協議書列明求助人每年可取得七萬元人民幣的利潤,但至今未獲發分毫,近年他的經濟狀況出現嚴重問題,更需依賴領取綜援維生。
秦亞黎稱,由於事件距今已經多年,事主又沒有文件證明自己在公司的法律地位,故難以透過法律途徑追討權益。
公民力量正計劃在未來數月,將提供內地法律諮詢服務的律師行數目增至五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