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貧難紓 陳太感無奈<br>訪老撾鐵娘子也落淚

赤貧難紓 陳太感無奈
訪老撾鐵娘子也落淚

無官一身輕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最近以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副主席的身份,探訪老撾,親身感受當地赤貧影響的無奈。一向硬朗的陳太,雖然輕輕帶過她在當地數度落淚的感受,但當看着相片,回味探訪的情景,那份關懷的神情又不期然流露在鐵娘子的臉上。

慨言慶幸擁有知識
在今年八月下旬的六天探訪,最叫陳方安生難忘的,是一名一出世便因腦部創傷而導致四肢癱瘓的十五歲少年帕峰。帕峰平日只能躺卧在地上,年邁的父母為了方便照料他如廁,惟有替他穿上裙子。短暫的探訪,陳太步出這家人的茅屋,隨即囑咐基金會,若帕峰的問題可以金錢解決,她希望可以幫助他。
陳太日前接受訪問時有感而發,慨言慶幸自己有知識,有能力照顧兒女,讓他們健康成長,「若果唔係上天安排,我可能係一個老撾婦女」。她輕歎:「老撾嘅問題係太窮,係赤貧,婦女無接受教育,又不斷生育。」她以過去一貫的政務官員口脗分析,老撾若沒有外國的援手,是無法解決問題。
當問到香港的問題又是否解決得了,她認為香港只是信心的問題,雖然早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認為香港過份依賴中國,但國際的金融中心地位,也可幫助國內集資,大家互補不足。但她提到就算近日經濟稍見好轉,香港人7.1大遊行所表達的訴求,仍不會因此而淡化。陳太更甚有信心地認為,行政長官董建華應會於明年一月的施政報告內回應市民的政改訴求。

民主模式毋須套用
她指出,香港情況獨特,民主模式未必需要套用美國或英國的,中國可將香港作為試點,自行做一套民主模式,供台灣及全球看,並證實「一國兩制」是成功的。
上月底以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副主席身份探訪老撾,陳太下月到訪英國,並發表演說談談7.1大遊行後香港的情況。
記者:謝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