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的台灣電腦展是一年一度的盛事,銳意挑戰日本新力﹙Sony﹚及韓國三星﹙Samsung﹚在家庭消費電子產品王者地位的台灣明基電通,以自有品牌BenQ推出不少新款產品。明基董事長兼總裁李焜耀接受訪問時表示,透過不斷投資開發,期望5年後生意額可達4000億新台幣﹙920億港元﹚。他又認為,香港市場隨着CEPA及自由行的開通,將顯得愈來愈重要。 記者:黃偉強
香港人對明基這個名字較陌生,但經常留連電腦商場的人,一定認識BenQ電腦及MP3等產品。李焜燿十分重視香港市場,他認為,整個華人世界,中港台三地對新科技產品接受程度最高,其中香港尤其重要,原因是沒有商品稅,產品價格低,故吸引不少外國人來港購物。因此他相信對於小巧、可移動的電子產品,香港仍是全球最主要市場。
另一個因素是香港很現代化,加上人口高達680萬,故此是一個重要市場,亦可視之為進入南中國市場的跳板。李氏稱,明基過去在香港發展較慢,主要是沒有合適的銷售夥伴,但這問題已差不多完全解決,加上內地放寬自由行,令香港市場更顯重要。
明基於1984年成立,初期主要為控股公司宏碁生產電腦主機及系統周邊產品,李焜耀於91年接掌後,逐漸將發展方向擴至通信及電子多媒體領域。10年內,明基先成立顯示器製造廠﹙01年與聯友光電合併成今日的友達光電,成為全球生產TFT-LCD第二大廠﹚,後再跨入通信、光電及電子多媒體產業。
年營業額由90年的5.75億元,迅速上升至02年的30億元,李氏預計03年及08年營業額更可上升至319.8億元及920億元﹙4000億新台幣﹚,即較去年營業額升30.67倍。與去年營業額已達5000億元的新力相比,當然有所不及,但在華資企業而言已屬頂級。
01年底推出本身品牌BenQ與新力及三星比拼,李焜耀承認,以消費者角度而言,新力及三星知名度強,但明基「會一直加大科研的投資」,不會放鬆。目前,明基在這方面的投資每年約佔營業額4%,他說,四項主要業務均自設科研,為各自產品服務;另明基本身亦有科研部門,以開拓一些需長時間研究的技術,最快3年面世的均會在此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納米、微積電等,成熟後再投入各業務單位應用。
每間公司為推廣、鞏固品牌,每年開支不菲,是否物有所值?據台灣媒體報道,去年明基全球行銷費用佔品牌營業額2%。李氏承認:「BenQ去年每股盈利逾4元新台幣,若不投資便可達5、6元水平。」但投資品牌有累積性,增值的效益亦會愈來愈多。
事實上,BenQ品牌於01年推出至今,除吸引國際性媒體報道外,其網絡時尚生活產品亦獲不少獎項,上周在台北舉行的國際電腦展上便取得3個獎項,包括最佳產品及最佳產品創意獎。
另外,亦於上周台灣十大品牌選舉中,BenQ名列第七。明基全球營銷總部總經理王文燦笑言:「只能名列第七是因為品牌太年輕。」
是否希望明基最終能進佔市場首位,李焜耀表示,不可能太快,首要做到的是令企業有競爭優勢。過去明基比較花時間在追求廣度技術的發展,現時則追求深度的發展,加在一起便能成為深後廣寬的技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