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港旅遊,除了購物,就得嘗嘗地道美食。可是在食肆林立的十字路口,挾着容量有限的肚皮,你應該怎樣取捨呢?吃有先後之分,說的是先吃地道美食,從中領略本地人情味,才算是不枉此行。今天給你精選十款香港人常吃的地道美食,地點遍及港九新界,好讓你去到哪裏吃到哪裏。
記者:楊一凡
攝影:副刊攝影組
模特兒:Dennis、Giselle、Leo、Macy(SunSpot)
早餐來個一盅兩件,大夥兒分享精緻點心,配合香濃的沏茶,幾乎是香港人周日的指定作動。不過在名人光顧的跑馬地區,點心在細緻中更見心思及高貴,因為當中加了矜貴的鮑翅。
地址:跑馬地成和道63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銅鑼灣站F出口,在白沙道乘坐30號綠色專線小巴。
那是由手推車演變至地舖的街頭美食,以自選配料跟粉或麵,合成一碗美味快捷的平民餐。從小巷推車賣麵至開設小店,認真烹調配料和特有秘方滷汁,令榮記門口三十年來總是大排長龍,招牌菜大雜麵是必然之選。
地址:銅鑼灣糖街27A號舖
交通:乘地鐵至銅鑼灣站E出口
九記是清湯腩的鼻祖,五十年代創辦人潘瑞元先生,以牛骨加上中藥材及香葉,熬出香濃老火湯;牛腩亦不加任何醬汁,只用藥材,煮出香濃的牛肉味。時至今天,九記仍只賣清湯及咖喱牛腩,不加入雲吞和魚蛋等湯粉配料。
地址:中環歌賦街21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上環站E2出口
源自潮州的墨丸河和魚蛋粉,早已變成為香港人三餐或夜宵之選。文輝墨魚丸的特色是全手打,味道鮮甜,口感夠彈牙,配合每天新鮮預備的「大碌竹撻粉」,及香濃豬骨湯,實在令人回味。
地址:銅鑼灣渣甸街22-24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銅鑼灣F出口
飯後甜品是香港人的飲食習慣。這間以五星級酒店甜品師傅為首的甜品館,以加有芋茸的焗西米布甸,吸引紅星如陳慧琳的青睞,值得一試。
滿屋(28912591)
交通:乘地鐵至銅鑼灣站F出口,在白沙道乘坐30號綠色專線小巴。
西貢魚穫豐富,這兒的海鮮檔也順理成章經營菜館,任客人揀選各款魚類及貝類,即場烹調鮮甜美食。你可以選擇在船上吃海鮮餐,或在店內進食。上船每四位收費約二百百五十元。
地址:西貢海傍街53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彩虹站C2出口,轉乘1A綠色專線小巴至總站下車。
香港人的下午茶離不開奶茶及菠蘿油。金鳳自一九五六年創店至今,一直堅持售賣無冰凍奶茶,不讓冰粒影響奶茶原味,用立頓和玫瑰牌紅茶及家傳絕技,沖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奶茶,菠蘿包則每天下午三時出爐。
地址:灣仔春園街41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灣仔站B出口
二十年多年前銅鑼灣避風塘是海鮮小炒攤檔的集中地,雖然政府已禁止該處擺賣攤檔,「妹姐小廚」仍堅持以正宗避風塘炒蟹方法:把生蒜茸跟肉蟹或膏蟹,一同炒至全熟,讓蟹肉在烹調過程中,盡情吸收蒜香。
地址:灣仔謝斐道396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銅鑼灣站C出口,沿波斯富街轉入謝斐道。
生滾粥可隨客人個人喜好,加入生魚片、肉丸、皮蛋瘦肉及豬血等配料。粥店在每天清早二時開始便預備魚湯來熬粥,每天售賣超過一千碗,當中以魚腩粥最受歡迎。
地址:上環畢街7號地下
交通:乘地鐵至上環站A2出口
有六十年燒鵝經驗的鏞記,精選重量約五公斤肥瘦勻稱的黑鬃鵝,肉質滑嫩。從燒味大牌檔起家至今,鏞記享譽全球,座上客包括中外高官以及畫家張大千,你又怎可錯過呢?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32至40號
交通:乘地鐵至中環站D2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