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途速滑」同「武術」風馬牛不相及,但十八歲的蔡寶儀偏偏熱愛這兩項運動。訪問時,她剛從加拿大讀了八個月大學放暑假返港,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武館「練武」。她說,一為減肥,二為「型」。 文:徐嘉華 圖:張家俊
訪問那天,鄭鳳池師傅(香港「南拳王」鄭家豪父親)的武館內滿是學武的小朋友,「寶儀」算是大師姐。看他們一時踢腿,一時揮拳,一時凌空飛躍的,都未練到拳術或器械套路那一環,已經身水身汗。
難怪,曾在去年冬運會代表香港參加短途速滑的「寶儀」說:「在加拿大這八個幾月,因為讀書好忙,一悶就食東西解悶;加上運動機會少,所以胖了不少。希望在九月開課前減去二十磅(她現時身高一米七二、重六十四公斤)。」寶儀在香港期間,一星期跟鄭師傅練兩日,每次六至八小時。主打南拳的她說練武好「型」,是因為每個一絲不苟的動作使然。
你可以說賣花讚花香,說到武術與keepfit的關係,鄭師傅第一個反應就是「好有關係」。他說:「打武術能促進新陳代謝,透過肌肉運動,做到心領神會,隨心所欲,每個身體的組織可收發自如。透過這項運動,可以將體內不清潔的東西排出體外,增加血液循環。一般來說,打完一套拳後,就可達健身效果。」
「練武術,有助全身均衡發展,每打一套拳,由頭到腳都郁動到。尤其是手部做的發拳動作,有關節的直沖性及轉接練習,有助關節活動機能;腿部的話,由於有很多蹲身動作,能增強柔韌度,不易受傷害。」
鄭師傅說,小朋友到了六歲可以開始習武,他說:「武術的動作很有美感,亦具觀賞性,又能強身健體,小朋友好易會喜歡這個運動。」
呂芷蕙 (13歲、每周練2日,每次2小時)
「我的身體一向不好,好易暈。小學期間參加校內武術堂後,愈玩愈有興趣。而且身體強壯了,連在學校做體能訓練都比其他同學好。」
高德碧嘉 (13歲、混血兒,每周練5日)「我初初在大馬見到阿姨參加武術比賽,覺得好有型。後來參加校內武術班。我本身好瘦,玩了後比前好力了,現在想參加比賽。」
梁溢森 (11歲、7歲開始習武,每周練5日)「我由暑期班玩起,學武好在強身健體,又不會變肥仔。現在我沒有玩其他運動,只有練武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