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年前轟動全港的沙田圓洲角居屋愉翠苑短樁案終告一段落,房屋委員會與打樁承建商亞太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經仲裁後達成賠償協議,房委會僅獲賠償八千萬元,由於房委會需斥資二億五千萬元拆卸兩幢短樁樓宇,納稅人最少要為這宗歷來最嚴重的短樁醜聞付上一億七千萬元。
房委會於二○○○年初揭發愉翠苑兩座接近落成樓宇樁柱不符標準,其後與打樁承建商「亞太土木」展開仲裁,雙方昨日就仲裁協議發表聲明,表示仲裁程序已完結,亞太土木與房委會訂定協議,向房委會賠償八千萬元。
聲明特別指出,這筆金額超逾亞太土木的資產淨值,房委會表明亞太由有關工程的分包商及顧問公司取得的任何申索款項,亦將支付予房委會。
工程界人士指出,工程公司一般只有少量資產,以減低被索償時的賠償責任,因此最終獲裁定得益一方獲得多少賠償,端視有關公司實際有多少資產。
香港國際訟裁中心委員兼前任房委會建築小組主席林濬相信,公眾可能會對今次協議感到失望,但房委會已盡全力,對於資產不多的工程公司來說,要向他們追討大額賠償並不容易。
他說:「訴訟唔係你話想追幾多就幾多,希望公眾明白,好多時贏啖氣,但可能會一毫子都攞唔番,間公司執咗就乜都攞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