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第2號人物弗格森(RogerFerguson)指出,以目前參差的數據來衡量,金融市場以乎對經濟前景的估計過份樂觀。言下之意是,儘管美國經濟續見起色,但仍處於潛能之下,光看資本開支和職位流失,便應意會到情況未如理想,所以全球經濟在過度倚賴美國的環境下,是否應重新檢討。尤其是股市,企業資本投資未見大幅增加,盈利必受掣肘,投資者又是否應該在目前已有不俗進帳的水平下trimdown多少,以求自保?
以上只是筆者小人之心,弗格森當然不會道明其所以然,眼見亞洲股市「火」得要命,平均升幅高達40%,個別如泰國更升超過50%,明知未必justified,只是熱錢在舞上(可能一次過舞落),以其聰明才智,難道會重蹈1996年格老之覆轍,殺出句:「非理性亢奮」乎?
事實上亞洲股市飆升也有其理據,自從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後,多個亞洲國家或地區政府努力完善金融制度,企業資產負債表續見改善,外滙增加,外債減少,政治相對穩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今年平均經濟增長預期可達6%,對醒目錢、熱錢而言不無吸引,有可令人信服的藉口,市場又細,不將之炒個不亦樂乎才怪!然而大部份依賴出口的亞洲國家及地區,因受惠於美國注入「激素」,近十多個月才有較佳表現,一旦藥力漸散,又將如何?
至於日本,其實支柱來自兩方面──美國經濟持續向好和日圓滙價相對走弱,不然在通縮、呆壞帳、失業率的困擾下,何來令人眼前一亮的經濟增長?試想想如果兩條柱任何一根倒下……。
值得一提的是日股已拋離萬一約700點。港股已有點非理性亢奮現象,只能說句:祝君好運!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