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br>「蠢材,那仍然是經濟問題」 - 林沖

國際點與線:
「蠢材,那仍然是經濟問題」 - 林沖

美國人對於政客的講話總不會忘記,從加利哈特的「牛肉在哪裏」,到尼克遜的「再也不會有尼克遜給你們玩了」,人人都記得。周一,美國最新公布的民意調查,說若在今天舉行總統大選,喬治布殊會輸給民主黨的克拉克,就在這骨節眼上,人們又傳誦起老布殊十一年前輸給克林頓一役中,小克的那句話:「蠢材,那是經濟問題。」(It'stheeconomy,stupid)自由派的幾個專欄作家,這兩天把這句話改了一改,改成「蠢材,那仍然是經濟問題」(It'sstilltheeconomy,stupid)。

逃不出經濟枷鎖
左右美國明年大選的決勝因素,主要仍然是國內問題而非伊拉克局勢。三十年來,只有一次美國大選是靠外交問題定出高下──七二年,尼克遜答應下令美國撤出越南,終於贏得連任。此後三十年,沒有一個美國總統能逃出「國內因素」這一命運枷鎖。喬治布殊父親老布殊,縱使擊潰伊拉克解放科威特,最後仍然死在經濟下滑手裏。
美國經濟在九一一事件後一直未見好轉,這所以喬治布殊要撤換財長奧尼爾之故,可是美國經濟到今天仍然疲弱,聯邦基金利率已降至人們有記憶以來的低位,可是依然未有起色。美國近日放出風聲,暗示強美元政策可能有變數;美國在財金政策上出現大調整,正是為明年大選喬治布殊蟬聯鋪平道路。
美國經濟能否趕及在明年十一月大選前出現復甦勢頭,未必能如願。反恐戰未能竟全功,九一一翻版的陰影一直未能清除,這對於祈求有一個安定環境發展經濟的美國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美國人是不是就這樣判了喬治布殊死刑,言之尚早,但剛過了的周一晚上,他接受電視台專訪,竟落得慘淡收場,全國僅四百萬人收看!
是美國人厭倦了喬治布殊,抑或是美國人厭惡透了政治?很難有一個清晰的答案。可是,歷史證明,經濟問題處理不好,必難逃下台的命運,八十年代初的卡特如是,九十年代的老布殊亦如是,喬治布殊是不可能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