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升、失業率回落、沙士後經濟逐漸復甦,盡是好景一片。咬緊牙關的市民正打算喘一口氣時,卻冷不防僱主團體將一盆冷水潑到打工仔的頭上。香港僱主聯合會本周向旗下全部會員,建議未來幾年不需要向員工全體加薪。 記者:譚暉
【本報訊】大部份機構的人力資源部,將在未來一、兩個月檢討員工來年的薪酬調整。香港僱主聯合會在本周一向所有會員發出指引,認為由於本港員工的薪酬仍然在世界最高水平,因此僱主在未來數年毋須調高整體薪酬水平。有立法會議員指摘聯會出口術,製造大僱主聯手壓抑員工工資的無良局面。
聯會主席業榮達說,經濟復甦會導致人才競爭,而人才競爭又會引起僱員期望出現普及加薪。但他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去消除每年定期加薪的既有觀念。而本港員工的薪酬處於世界最高水平,所以在未來數年,毋須調高整體薪酬水平,「決不可將現有的經濟改善,變成另一輪薪酬通脹的指引。」
僱主聯合會的四百五十間會員機構,在本港共聘請了逾五十萬名員工。聯會行政總監馬黎碧蓮表示,據一間顧問公司的資料,本港僱員的整體薪酬位列全球首三名之內。該會希望打破打工仔以為「每年一定加人工」的想法,不要到了明年一月就指望僱主加薪,但聯會鼓勵僱主按業績及員工工作表現作個別加薪。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斥責,僱主聯合會透過發指引方式,令到大僱主互相聯手壓抑工資的合理增長,這只會令到員工對僱主日益不滿。
「打工仔呢幾年已經夠慘,面對裁員、減福利、減人工,好辛苦去捱過沙士的打擊,點知僱主聯合會又出口術話唔好加人工!」他批評,僱主聯合會企圖要打工仔領取低薪永不翻身,反映資方根本不會在逆境順境中與勞方共同進退,與員工分享成果。
另外,招聘及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翰德國際昨公布第四季就業報告。報告指,本地公司表現出兩年以來最強勁的招聘意向,顯示本港經濟正逐步反彈。但在經濟艱難起步之際,具MBA(工商管理碩士)學歷的求職者並不特別具優勢,八成半本港僱主不願支付較高薪酬予MBA持有人。
調查在七至八月間進行,訪問了本港、中國、新加坡和日本,超過二千名跨國公司招聘決策者在未來三個月增聘員工的意向,其中本港受訪者約五百人。
本港有35.2%的受訪公司表示,有意於未來數月增聘人手,較上一季的23.6%大幅上升11.6%,其中增聘意欲最強的是會計、金融服務顧問、工程及消費品業,有意裁員的公司也由上季的6.5%大幅降至2.3%。整體而言,98.6%的受訪公司預期明年上半年業務屬「平穩」、「良好」或「卓越」。該公司亞洲區行政總裁利嘉偉說,自由行可令本港零售業受惠,但暫未能確定對本港經濟的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