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原來風濕病並不是老人病,小至一歲多的孩子也有機會患上。現時主要負責治療兒童風濕病的瑪麗醫院約有一百三十名病童,小小年紀便要忍受關節腫痛甚至變形的折磨,更有機會出現腎炎及腦神經系統失調等嚴重併發症。部份病情嚴重的病童更要長期服食自費購買的藥物,對家庭造成沉重負擔。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別成立專戶,為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籌款,盼善長慷慨捐款,好讓他們得到治療。
六歲半的浩榮外表看來與一般小孩無異,惟當他走起路來,便會發覺步姿有點兒怪。吳太捲起浩榮的褲管給記者看,記者發現他膝蓋腫大,與瘦小的雙腿形成強烈對比。
「醫生話佢𠵱家重發緊炎,未算完全行得正常,我都擔心唔知佢第日行路會唔會跛吓跛吓。𠵱家夜晚瞓覺佢要戴腳箍,防止雙腳攣埋一嚿。」吳太說。
就讀小一的浩榮,今年二月發覺走路時一拐一拐,吳太先後帶他往看私家醫生及公立醫院,卻無法查出病因,吳太只好帶兒子去看跌打,情況稍有好轉,可是不久膝蓋出現腫痛症狀,吳太遂帶兒子轉看骨科,經多次檢驗後,才知浩榮患上幼年突發性關節炎,屬風濕病一種。
「前後花咗幾個月先知道佢患咗乜病,當時我第一個反應係:乜唔係老人家先有風濕病咩?之後浩榮轉咗去瑪麗兒科,我見到原來好多細路仔都有呢啲病。」吳太說。現時,浩榮每天須服七種藥物及每星期接受一次物理治療,病情尚算穩定。
瑪麗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李子良表示,兒童風濕病大致分為幼年突發性關節炎及紅斑狼瘡病兩大常見類別,現時這兩類病童分別依靠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作主要治療,這些藥物均被醫管局納為常規藥物,但部份病情嚴重的紅斑狼瘡病童則需自費購買一種抑壓免疫功能的藥物,每月藥費二千多元。以瑪麗醫院為例,現時約有十多名病童需要自費買藥,還未計算物理治療以及其他復康器材的開支,對於基層家庭來說,負擔着實不輕。
捐款編號:C1122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