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投資策略造好為主

英之見:投資策略造好為主

筆者一向不喜歡看股市評論的訪問,多數都是因應市況尋找解釋,並沒有前瞻性。以周一為例,貨幣升值的國家如日本,股市因為市場擔心出口商盈利而大挫,但貨幣貶值的美國,又因為擔心資金外流而下跌。弱美元不外是政策工具,如果引致眾人皆輸,又怎有執行的道理?
金融市場中,大部份人的看法都是出錯居多,不合理的短線現象比比皆是,作為投資者,不要勉強自己去為市況找解釋,應該換一角度,尋找市場出錯的地方,以及因此而提供的獲利機會。
昨日國企股終有起色,理應是美元貶值的受惠者。策略是繼續持有,去博今次資金流向會較為長線,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昨日交投不夠旺盛。不過由於整體炒賣大不如前,又有了大批新紮蟹民,因此亦是可以接受的現象。

國企股仍是主力
人民幣是否升值,固然是現時投資決策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筆者不信中國會退讓,所以相當看好國企。除了人民幣之外,美元弱勢居然令一向弱不禁風的港元,也掀起了炒風,絕對是始料不及的事情。
實在想不起上次港滙向下偏離7.8的例子,因為這幾年來,聯滙令港元偏高,一直令香港苦不堪言的日子太長久。雖然筆者認為今次港元上升,不外是炒家借勢,加上挾出了一些止蝕盤,並非甚麼大不了,而且當日風頭火勢,聯滙也是不動,今日更加找不出動搖的理由。
但港元一下子由一隻長期被人覺得偏貴的貨幣,轉變成被人認為偏低的貨幣,對港元資產而言,會是甚大的利好因素,至少以前大家認為會長期通縮,現時則甚至有少許通脹機會,對後市的看法已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其實港元升值潛力輕微,但市場短線心理改變,已足以造成財富大轉移,因此目前的策略,應是維持造好為主。國企股固然仍是主力,但香港資產為主的地產股及本地銀行股,也有一博的空間,筆者本身克服不了心魔在現水平高追地產股,因此會選擇性揀本地銀行股。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