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正注視「沙士」在冬季會否捲土重來,有上海專家發現,攝氏十七至二十八度的氣溫、乾燥、大風和陽光紫外線減弱,都是有利沙士爆發的氣候條件,並推斷北京爆發疫症的時段最有可能是下月底至十一月中旬;上海則為十一月底至十二月中旬;香港與廣州等地更晚些,相信是十二中旬之後。
北京「人民網」報道,上海市城市環境氣象研究中心和復旦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在今年五月展開「氣象因素對SARS爆發和流行程度影響」研究,針對廣州、香港、太原和北京四個城市的沙士發病情況和氣象因素變化,發現九成半以上的沙士病例,集中在平均溫度十七至二十八度間出現,溫度劇烈變化也可導致大規模爆發。
研究又發現,風速愈大、病例愈多,顯示大風有利病毒傳播。相對濕度方面,內地三個城市都是氣候愈乾燥、發病率愈高。本港則出現紫外線指數愈弱,愈有利沙士傳播的現象。研究人員透過有關數據,從而推斷京、滬、穗、港的沙士重臨時間。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潘烈文指出,本港研究顯示低溫有利沙士病毒生存,在攝氏四度病毒可生存數星期。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提醒市民,十月至三月期間須加倍防範沙士。
另方面,世衞專家已完成新加坡最新一宗沙士個案的調查,相信該名博士研究生是在其工作的實驗室內感染,因實驗室程序出錯,加上事主訓練不足,致受到西尼羅河病毒及沙士病毒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