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圓飆升帶動亞洲區貨幣呈強勢,港元滙價也受刺激標升,更傳出聯滙趁勢脫鈎,一直狙擊港元貶值的對沖基金遂被迫斬倉,令港滙昨日升至6年高位,業界料前晚及昨日買入港元的金額可能高達780億元。市場人士料港滙短期仍可保持強勢。
亞洲貨幣在前晚紐約開市後續升,推動港元滙價迅速上揚,在美電現貨價跌穿7.76後,觸發對沖基金將大量美元長倉「斬盤」,令美電最低跌至7.7050,是過去6年來港元現滙的最高位。
市場人士估計,能將美電一下子推低近900點子,成交規模最少達40、50億美元(312億至390億港元)。昨日亞洲時段,美電繼續徘徊在7.75,成交額料多達30億至50億美元(234至390億港元),以此計算,由前晚至昨日間,買入港元的外資可能達100億美元,即780億港元。1年遠期美電折讓價最低曾見110點子,尾市收約80點子。
港滙在周邊因素影響下一夜間飆升850點子,扭轉了早前市場憂慮財赤高築下,港滙將受衝擊而看跌的形勢,港滙轉強雖不會對聯繫滙率構成不利,但花旗銀行資金部主管陳少平指出,大量熱錢竄入及滙率太大波動,對金融穩定始終有影響,而且遠期美電滙價若太低,難免會引發買家掉頭吸納,對日後的遠期港滙囤積了潛在沽壓。
金管局透過貨幣發行局的自動運作機制,昨早接下6000萬美元(4.6億港元)沽盤,在T+2結算後令周四港元結餘預測增加至9.91億元。
金管局發言人重申,政府無意更改聯滙制度,因這是維持本港金融及貨幣穩定的基石,也是本港經濟成功的要素。發言人稱,港元滙價前晚收市後呈強,主要是受到市場上有關聯滙將改變的無根據揣測所影響,當時市況交投薄弱,全球滙市也較波動,在貨幣發行局機制下,該局昨早已購入美元並放出港元,港滙已逐步穩定。
摩根大通銀行副總裁潘乃全表示,跟隨日圓前日升勢及市場對亞洲貨幣升值的憧憬,與內地經濟緊密相連的本港,現貨及遠期滙價都成為追捧升值的目標,紐約市早段美電從7.7901開始仍是有秩序被沽售,但當美電跌穿7.76位置後,便觸發持有美元長盤的對沖基金,大手斬倉,經紀市場的報價也一度接近停頓,昨日本港上下午市況仍見波動,美電主要徘徊在7.75成交。他相信待市況喘定後,美電還會有下試7.70的機會。
3及6個月港元拆息跟隨遠期美電折讓價擴闊而進一步回落,收市分別報約0.65厘及0.84厘,各跌0.4厘及0.3厘,隔夜息則報0.4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