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睡前讀Brewer'sAnthologyofEnglandandtheEnglish,笑得幾乎自床上滾下來。這本厚厚的集子收集了表達英國和英國人特性的摘錄,包羅萬有,分門別類,有些早已熟悉,但更多是出人意表的觀點和文字。有趣的是,有些著名之極的描述英國人特質的詞句,原來竟是出自美國人的口中,例如“theBritishstiffupperlip”、“playingthegame”等。編者說,外國人說“England”時通常是指Britain,但英國人剛相反,說“Britain”其實指England。“GreatBritain”這個名稱始創於1707年,“UnitedKingdom”要再遲一百年,但England已存在了十個世紀。
你以為「英國教育」篇會大量收集牛津、劍橋的描繪?才不;最「英國」的是中小學校教育,特別是體罰,及公學寄宿生活的可怕。名作家EvelynWaugh說,上過英國公學的人會感到監獄生活相當自在:“AnyonewhohasbeensenttoanEnglishpublicschoolwillalwaysfeelcomparativelyathomeinprison.”英國人出了名冷漠拘束,是否對性不感興趣?十六世紀詩人JohnDonne的《上床頌》冶艷動人不下《十香詞》,典雅則更勝之。談戰爭篇,英國人印象最深就是兩次世界大戰,邱吉爾的戰時演說創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句:“Ihavenothingtoofferbutblood,toil,tearsandsweat...”、“Thiswastheirfinesthour.”
至於令我笑刺肚皮的是RichardCurtis將《哈姆雷特》改編成TheSkinheadHamlet,用現代光頭仔咒罵人髒話,幾頁紙就交代了全劇,粗簡得令人叫絕。英國人是個擅於罵人的民族,可惜太髒,不能在這裏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