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福道:<br>地道鶴佬菜歎擂茶食足三粒鐘

家福道:
地道鶴佬菜歎擂茶食足三粒鐘

年屆七十的黃太,大半生人都在擂茶!所謂擂茶,是她家鄉鶴佬最經典的家常菜,「鄉下人朝朝都喺度擂菜,所以我哋十歲八歲就識。」在她們眼中最普通不過的東西,在我們來說卻並不易做。「擂」是鶴佬方言,即舂的意思。只見黃太手持約3呎長棍,在一器皿上不停地舂,要將花生、芝麻等材料舂成漿狀為止,好不特別!除此,鶴佬還有許多富特色的地方小菜,真的要見識一下!

記者:吳佩璇 攝影:周旭文
逢星期一至五出版

黃太祖籍陸豐,而居於海豐、陸豐一帶的人,都被稱為鶴佬人。而海、陸豐其實就在潮州附近,口味也近似潮州人,愛吃海鮮,不過黃太話她們的口味沒潮州般濃,比較清淡點。

舂足四十多年
擂茶是鶴佬好地道的自家菜,只見黃太用的是一個如大湯碗般大小的盅,但在家鄉所用的盅,閒閒哋有成個面盆咁大,冇咁上下氣力,都咪旨意舂得爛裏頭的食物。而黃太就這樣一舂四十幾年,即使移居香港半世紀,也是靠此菜湊大7個仔女。黃太話從前在鄉下擂茶,一家人圍埋,𢳂啖茶再𢳂啲料,食吓食吓,往往於晚飯時食成兩、三粒鐘,簡直可媲美吃法國菜!

■這個盅是黃太專誠由鄉下帶來的,跟足她四十幾年啦!

阿女靠佢消脂$20
說得簡單一點,擂茶是利用茶渣加花生、芝麻等舂碎後撈炒米或飯來吃。吃時𢳂些配料及炒米,並加入茶湯底,可說是一道茶飯。賣相其貌不揚,但入口其實好香。而黃太更會自己用鹽炒花生,味道鹹香。更重要是茶有消脂及清理腸胃的作用,多吃也不怕肥呢!尤其是女兒,更愛靠它來保持苗條身材。

用咩料:
香片1両(或其他綠茶葉)、花生半斤、芝麻1両、芫荽少許(另備炒米半斤或撈飯來伴吃)

配菜:
粉絲1両、蝦米1両、魚片少許、生菜1斤、芹菜及蒜仔合共1斤、椰菜4両、玉豆2両

好易做:

1 配菜的蝦米及各類蔬菜全部切小粒,起鑊一併炒熟。

2 茶葉、芝麻、花生及芫荽全部放盅內舂碎。以黃太的功力,約10分便可舂至如圖中的糊狀,一般讀者想學做,不妨用攪拌機將材料攪爛。

幾近失傳麵餃$12
擂茶外,麵餃也是很傳統地道的鶴佬菜。黃太話:「老人家先識整呢味菜。」可能是名堂沒擂茶般響,後生一輩沒多少個會做此麵餃來吃,但其實此菜並不難煮,將搓好的粉糰逐小撕下落鑊煲。傳統是齋吃粉糰,愈薄身愈好,那才容易吸收湯底的味料。想香口啲,可以學黃太的細佬,創新在粉糰內混入剁碎的蝦米來煮。

用咩料:
麵粉半斤、魷魚仔2隻、瘦肉4両、蝦米、蒜仔、芹菜各少許

好易做:



試食報告:

1 麵粉開凍水搓勻成粉糰,可加少許鹽吊味。其餘材料洗淨,以約6碗水煲滾。

2 滾起湯底後,將粉糰隨意搣成薄薄一片,逐片逐片下煲,喜歡的話可再加少許芫荽,煲至麵餃全部浮上面即成。

「我認同老一輩對擂茶好有感情,入口『索索』聲,有口感又好香口。」

「麵餃好似得嚿粉咁,但其實佢會吸收湯底個味道,入口又煙煙韌韌,平淡之中幾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