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歲的馮尾姑婆婆,一生未享過兒女福,長女失婚,自顧不暇;幼子染有毒癖,不幸於五年前橫死。馮婆婆當年因為無力葬兒,胡裏胡塗將殮葬事宜交由政府處理,結果兒子被葬於沙嶺公墓,近日已到期起骨,年老體弱的馮婆婆,希望領回兒子遺骸重新安葬,惜她無法負擔有關費用,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撥款解困。
九八年對於馮婆婆來說,是最難受的一年,因為她的老伴和幼子於該年先後去世。「阿華五月過身,我老公就十一月唔喺度,當時個心真係痛到不得了。」說起五年前的往事,馮婆婆依然一臉傷感。
馮婆婆育有一子一女,長女早婚遷出,兩老一直與幼子張炳華同住。阿華性格沉鬱內向,直至中五畢業投身社會工作,阿華才首次邂逅異性,未料卻因而令他身陷萬劫不復之境。
華仔的姊姊張女士表示:「我細佬當時喺茶餐廳做嘢,識到個女仔,後來重結埋婚,不過,冇幾耐佢哋就分開咗,我細佬因為接受唔到呢個打擊,開始成個人變晒。」
其後阿華以毒品來麻醉自己,雖然家人多次好言相勸,但軟弱的他還是無法抽身,毒癮發作的時候,阿華更不惜以身犯險,最後阿華亦命喪毒品之下,九八年五月五日,阿華懷疑吸食過量毒品,被發現伏屍於大廈梯間,終年四十一歲。
「做父母嘅,總望兒女好,阿華最後有咁嘅下場,我實在又傷心,又激氣。」最令馮婆婆遺憾的是,當年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將自己的亡兒送往公墓下葬,害得他墓前冷清。
馮婆婆紅着淚眼說:「知道阿華出事之後,我哋兩老經已六神無主,加上當時個女又唔喺身邊,冇人商量,警察同我哋講,如果冇錢搞後事,可以交畀政府處理,我哋都唔明白乜嘢意思,就矇查查簽咗紙,後嚟先知佢哋將阿華葬到咁偏遠,拜山都要申請,好陰功。」
馮婆婆刻下的心願,就是重新安葬兒子的遺骸,可惜經濟緊絀的她一直無力了結這件心事。在旁的張女士歎道:「我都問過政府,佢哋話細佬已經夠期起骨,如果今次再唔去認領,就會將骸骨火化之後放去『亂葬崗』,不過要領番嘅話,就要畀番當年入葬嘅錢,連埋今次執骨、火化、買骨灰龕同靈位嘅費用,夾夾埋埋都要萬幾蚊。」
獨居的馮婆婆現時依靠綜援金維生,五十一歲單親的張女士則任職家務助理,收入低微,兩人均無力負擔該筆殮葬費。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馮婆婆境況堪憐,撥款一萬二千元,助她完成心願。捐款編號:C1123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