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防大臣禤智輝(GeoffHoon)可說是一個頑強戰士。當「戰友」早翻開他的肚皮說他自知要當「代罪羔羊」,他周一在調查武器專家凱利死因的聽證會上再次作供,仍然是一副戰鬥格。雖然他終於承認自己同意「點名策略」(namingstrategy),准許國防部公開凱利就是英國廣播公司指政府誇大攻伊情報的線人,但他堅持一點:凱利當線人身份遲早會被揭破,國防部不點名,等於「隱瞞」。一句話,他絕不肯揹上迫死凱利的黑鍋。
不過,肯與不肯,其實無大分別。他肯揹黑鍋,貝理雅政府的壓力可以減少幾分;不肯,他沒有即時的「死罪」,但同樣會丟去官職。在英國傳媒筆伐下,他怎樣都是個fallguy,俗話就是「替死鬼」,早已不在政府權力核心,他這個國防大臣只剩下「借來的時間」,官命不久矣。
英國《每日鏡報》昨日更報道,不等禤智輝走,前運輸大臣拜爾斯(StephenByers)已蓄勢接替他,而拜爾斯更直截了當說:禤智輝的大臣位在凱利死因報告下月出台後就不穩了。這句話,清楚說明了禤智輝的政治死期。
拜爾斯是否已是首相心中的下任國防大臣人選,很快就會揭盅。當然,他是貝理雅的心腹,一直支持他的「新工黨」路線,甚至身體力行,把臉上鬍子也刮個精光,給新工黨人塑造年輕的形象。貝理雅跟財相白高敦現時在黨內權鬥得拳腳交加,英國博彩公司開出的賭博盤口是以白高敦當選下任首相贏面較大,貝理雅倘多一個心腹入閣,起碼能穩住陣腳。
然而,拜爾斯是何許人?他去年要鞠躬下台,除因英國火車出軌導致他要負上政治責任,更因他保住自己的心腹幕僚新聞秘書,說她在九一一恐怖襲擊後發電郵那一句「這是淹沒壞消息的好一天」是小事一件,結果雙雙下台。貝理雅大抵是人急步伐亂,如果不是,他不會不知道政府已失信於天下,不是隨隨便便換一兩個人就可以挽回誠信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