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伽利略號

再見,伽利略號

香港時間昨日凌晨三時五十七分,美國太空總署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船按計劃進入木星大氣層後燒毀,結束十四年太空探索旅程。在地球,約千人雲集負責「伽利略」號計劃的太空總署實驗室,依依不捨地送別「老朋友」。
科學家約翰遜說:「我們沒失去一艘太空船,是得到了一塊新的探索踏腳石。」
「伽利略」號自毀前最後一刻,還在傳送木星環境資料。由於傳送需時五十二分鐘,洛杉磯近郊的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收到資料時,它早已以秒速四十八點二公里衝進木星大氣層,永遠消失。

千名科學家送別「老朋友」
約千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送別儀式。科學家洛佩斯形容儀式既苦且甜:「很激動。出席的都是多年來為『伽利略』號工作的人,有已退休的、已離職的,感覺就如大家族聚會。要跟老朋友話別,我覺得有點傷感。」
華裔科學家潘天佑讚揚它是人類歷來居功至偉的太空探測船之一。它八九年升空,環繞木星飛行蒐集資料三十四次,最重要的是找到證據,證明木星其中三個衞星,包括「木衞二」有地下海洋。
太空總署決定讓它撞向木星,是為免它耗盡燃料後撞向「木衞二」污染環境,影響研究衞星是否有生物。
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