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上周再度失守萬一點大關,大部份藍籌股如長實(001)、和黃(013)及新鴻基地產(016)等,紛紛高位回落,據報道,觸發大戶拋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富時(FTSE)香港指數更改成份股組合,加入了42隻新成份股,攤薄了一些原有重磅股的比重,引致市場紛紛沽售這些股份。
筆者記憶中,FTSE好像已安排了在3月才review香港指數,為何突然提早了?於是到FTSE網頁內新聞公布一欄查看,卻找不到有關FTSE香港指數的更改的公布,最後終於在
筆者在此簡單談一談這次FTSE指數的調動,欲進一步深入了解的朋友可自行到上述網址查看。據FTSE的資料顯示,這次它是加強其現有的FTSEAll-WorldIndexSeries,首先將大型股及中型股皆列入該系列指數FTSEAll-WorldIndexSeries(LargeandMidCap)中,同時增加一小型股指數系列FTSEGlobalSmallCapIndices。可能是基於大中型股也一同列入All-WorldIndexSeries的關係,故有機會攤薄了部份重磅股的比重。
據FTSE的資料顯示,直至今年8月,港股在該指數系列內,比重較大的5隻股份分別為和黃(佔14.06%)、新地(佔7.74%)、長實(佔8.03%)、太古A(019,佔3.12%)、及中銀香港(2388,佔2.42%)等。由此可見,和黃、新地、長實等已佔該指數達30%比重,故加入新成份股對它們的影響較大,怪不得遭拋售。
順帶一提,欲在細價股中尋寶的朋友宜注意,在FTSE指數系列的新計算準則內,它僅考慮市值達1億美元的公司,故市值少於此數的公司不在考慮之列。
近年各大提供指數系列的機構如MSCI、FTSE、S&P等,正相互角力爭取機構投資者採用,筆者估計目前較多機構投資者採用的指數系列,仍是MSCI(大摩指數),據資料,有逾3.5萬億美元的資產參考該指數。
據FTSE的資料,目前在本港參考其指數的機構包括本港的強積金及HongKongSubsidizedSchoolProvidentFund等,基本上,FTSE更改指數系列,對港股影響較為輕微,應該不及大摩指數般厲害。筆者記得最「激」的一次,便是2000年中,大摩指數將長實剔除,長實股價其後由百多元狂瀉至六十餘元!
近年不少國際大型指數開始以股份的自由流通量計算(FreeFloat),最初是由FTSE率先採用,相信其他指數公司為免落後於對手,故隨後如大摩指數等亦陸續改以自由流通量計算。今次FTSE指數系列所作的調動,筆者估計其他指數公司稍後亦將會仿效作出類似更改,屆時對港股的影響便不容忽視了。
最後補充一句,近日恒生銀行(011)陰陽燭圖連續兩天出現「可能」到頂訊號,此點讀者宜注意。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