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伊拉克 籌重建資金

拍賣伊拉克 籌重建資金

伊拉克財長阿凱拉尼周一在阿聯酋杜拜市的七大工業國會議上,突然宣布全面市場開放改革,除石油等天然資源外,伊拉克將會出售所有國營企業,凸顯伊拉克為了籌措資金重建,不惜透過私有化計劃大賣資產。

恐美資公司獨吞利益
阿凱拉尼表示,伊拉克臨時管治委員會已決定推行大規模市場經濟改革,包括外資可全資擁有石油以外的其他公司、不會為撥調回本國的利潤數額設上限、外資可無限制地使用當地產品。稅制方面,公司稅訂在百分十五,而為了顯示伊拉克支持自由貿易,將會大幅削減關稅。
雖然計劃原則上將伊拉克市場開放予所有外國機構,但仍令人擔心,最後得益的只會是那些跟美國政府有政治聯繫的跨國企業,尤其是美資公司。
至今取得重建伊拉克較大型合約的都是美國公司,如哈利伯頓和Bechtel這些與喬治布殊政府關係密切的公司,而且那些合約未經公開競投就批出。雖然阿凱拉尼指開放市場會帶來投資、就業機會和長遠經濟發展,但不少伊拉克人會視此為一次資產「大賤賣」。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亦促請美國機構要懂得節制:「我們不錯要擔當一個角色、要在當地大灑金錢,但不應壟斷。」
南韓LG電子及三星公司,都計劃進軍伊拉克消費市場,其中LG電子表明會專攻電視機及冷氣機市場。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