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金融市場的焦點,自然是美元崩堤,日圓的升勢,令市場更加關心人民幣需要升值的話題。日股急速下挫,令人聯想到一旦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公司,尤其是出口商的打擊會相當大。
以滙價推動經濟是陳年舊招,翻查紀錄,80年代起,日圓對美元倍升,至今美日貿赤未見改善,沒有大用的招式,依然被學院派樂於採用,何況中國內部需求相對更勁,所以筆者其實並不太擔心人民幣被迫升值。
由於歐元及亞洲貨幣普遍造好,令人相信人民幣比早前更加偏低,目前市場的初步反應,是被日股的弱勢主導了,認為將是負面因素。思考的主要方向,很明顯是公司收入開支的現金流,或者資產負債表中,出現外滙錯配的地方,是否會因人民幣升值而獲益或者受損。
人民幣潛在升值機會,是早已人所共知的話題,因此有關公司,實在有極多時間去做好對沖準備,筆者不認為這種微觀的分析,會對現時入市有太大用途,唯一是人同此心,多人相信就能發揮功效的所謂自我完成現象。
不過目前是投機的決定性時刻,入市與否,取決於閣下對中國人民幣滙價處理的看法,筆者認為維持不變的機會較大,假若滙價真的不變,實質偏低的滙價,會令其他經濟環節調節。
最簡單的實例莫如香港,過去幾年港元滙價偏高,因而香港資產價格有持續下調的壓力,失業率亦向上升。現時中國的情況是香港當日的相反,即是增加了通脹的機會,及中國會吸引外來投資。
當然中資股過去一年暴升,部份已反映了人民幣實質偏低的因素,但現時市場心理覺得人民幣更加偏低,假使滙率真的維持不變,對中資股會是甚為利好的因素,甚至筆者不信的QDII制度,亦可能因為市場覺得要紓緩升值壓力,而重新變成有憧憬。最穩陣的投機對象,會是電力股,似乎應選北京大唐(991)。當然若人民幣滙價變動,建基的假設幻滅,便會大敗而回,所以目前是甚考投機者政治眼光的時刻。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