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中國小姐身上的「腐敗味」 - 張華

解讀中國:中國小姐身上的「腐敗味」 - 張華

五十四年來首名半官方中國小姐終於誕生了,標誌著中國在資本主義道路上,又向前邁開了一大步。而中共舉辦中國小姐選美活動的動力,正是中共左派們深痛惡絕的市場力量。

之所以說今次在海南島三亞市誕生的中國小姐屬半官方性質,是因為中央政府既沒參與,也沒幫助宣傳,主辦者卻是海南省政府和三亞市政府,令活動增添官方色彩。當然,內地傳媒在報道這則消息時,也只能用「半官方」的方式,將這次選美冠軍稱為「中國(三亞)小姐」。

海南省政府為甚麼冒天下(保守派)的大不韙,公開走資本主義的「腐敗道路」,而中央又「隻眼開隻眼閉」呢?

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特區,八十年代風風火火的大搞了一陣開發、引資,洋浦區租借給日本人來開發,曾成了全國焦點,最後卻因過於「賣國」而無疾而終,海南的經濟也一直毫無起色。

踏入九十年代,海南的房地產火了幾年,不久又碰上宏觀調控,地產泡沫爆破。自始,爛尾樓幾乎成了海南的代名詞。

多參與慈善活動改善形象

苦沒發展出路,近年海南改為銳意發展旅遊業,以陽光、海灘作招徠。但是,吸引遊客前來觀光度假,光有如詩如畫的風光、四通八達的交通還不夠,最重要的仍是知名度。選美活動就是提高知名度的捷徑。

因此,海南省當局不惜花重本,終於爭得今年十一月的第五十三屆世界小姐主辦權,並將原本由「新絲路模特兒小姐」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小姐選舉,改由「中國(三亞)小組」代表。

兩個多月後,世界小姐選美的盛事就會首次在中國舉行,屆時全球將聚焦三亞,數以千計的記者雲集三亞市的海灘,令三亞市盡收宣傳之效。

雖然中國小姐選舉對海南的經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資本主義味道濃厚,中央既不能公開支持(否則黨內的反彈就更大了),也不好公開反對(否則會破壞海南的宏圖大計),只能視而不見。

要令選美大賽在中國深入人心,光有商業味還不夠,還應設法改變國人心目中選美的資本主義「腐敗」味道。讓「中國小姐」參與慈善活動,幫助失學兒童、孤兒等弱勢社群,提倡國人關懷他人的風氣,就是其中一條出路。在中國,民間慈善活動是個空白區,「中國小姐」何不借此打造一個新天地呢?